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安排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论文框架及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劳动力市场结构 | 第14-17页 |
2.1.1 劳动力所有制分割的市场结构 | 第14-15页 |
2.1.2 人力资本收益分割的市场结构 | 第15页 |
2.1.3 就业与劳动力流动分割的市场结构 | 第15-16页 |
2.1.4 新结构主义的市场结构 | 第16-17页 |
2.2 刘易斯拐点 | 第17页 |
2.3 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17-20页 |
2.3.1 影响工业发展的要素分析 | 第18-19页 |
2.3.2 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机理 | 第19-20页 |
第3章 衡阳市劳动力市场结构现状与问题 | 第20-31页 |
3.1 衡阳市劳动力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第20-24页 |
3.2 衡阳市劳动力市场结构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3.2.1 劳动力供给过剩 | 第24-25页 |
3.2.2 劳动力有效需求不足 | 第25页 |
3.2.3 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 | 第25-26页 |
3.3 衡阳市劳动力市场与刘易斯拐点 | 第26-31页 |
第4章 衡阳市工业发展现状 | 第31-36页 |
4.1 衡阳市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 | 第31-32页 |
4.2 衡阳市工业发展阶段分析 | 第32-36页 |
第5章 衡阳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36-44页 |
5.1 总体分析 | 第36-40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40-41页 |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收集 | 第40页 |
5.2.2 数据检验 | 第40-41页 |
5.3 典型案例 | 第41-44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第44-52页 |
6.1 结论 | 第44页 |
6.2 政策性建议 | 第44-52页 |
6.2.1 优化劳动力结构,有效吸纳劳动力 | 第44-45页 |
6.2.2 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 | 第45-47页 |
6.2.3 增强劳动力的适应能力,维持市场供需平衡 | 第47-50页 |
6.2.4 加大政府的作用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