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利与弊 | 第10-21页 |
第一节 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 第10-11页 |
一、基于传统“小说教学三要素”为主导的小说教学 | 第10页 |
二、基于课改后形式上有所创新的小说教学 | 第10页 |
三、目前小说教学发展的新动向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优点 | 第11-12页 |
一、基于“小说三要素”的小说教学较为完善 | 第11页 |
二、长文短教,有所侧重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不足之处 | 第12-14页 |
一、以“小说三要素”占主导地位的小说教学逐渐僵化 | 第12-13页 |
二、创新背后,高度有余,效果不佳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目前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对学生阅读产生的影响 | 第14-21页 |
一、目前高中生阅读状况与高中教学状况的分析 | 第14-16页 |
二、高中生对目前高中小说学习与教学的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 第16-19页 |
三、结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理想读者的提出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小说文本自身与小说读者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一、小说文本自身对小说读者的选择性 | 第21页 |
二、不同层次的小说读者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层次不同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文学批评家所构想的读者形象 | 第22-24页 |
一、费什提出的“有知识的读者形象” | 第22页 |
二、伊瑟尔提出的“暗含读者形象” | 第22-23页 |
三、巴尔特提出的“消费性读者”与“生产性读者”形象 | 第23页 |
四、卡勒提出的“理想读者”形象 | 第23-24页 |
第三节 高中小说教学需培养的理想读者的概念界定 | 第24-32页 |
一、高中阶段对“理想读者'”阅读能力的要求 | 第24-30页 |
二、高中阶段所培养的理想读者的定义 | 第30页 |
三、“理想读者”的文学能力及其意义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培养理想读者的途径 | 第32-48页 |
第一节 小说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 | 第32-33页 |
一、通过预习并做旁批的方法督促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小说 | 第32页 |
二、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了解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概况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根据教材中的教学文本在教学设计中教授学生合适的阅读方式 | 第33-47页 |
一、叙述阅读方式的设计 | 第33-41页 |
二、符号阅读方式的设计 | 第41-43页 |
三、结构阅读方式的设计 | 第43-47页 |
第三节 选取课外优秀小说文本进行阅读方式上的培养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1:高中生课内外小说阅读情况的调查 | 第51-52页 |
附录2:高中生对目前高中小说学习与教学的看法的调查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