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12-13页 |
(二)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 对民间歌谣的史学研究 | 第13-17页 |
2. 歌谣与教学关系研究 | 第17-18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民间歌谣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独特价值 | 第20-30页 |
(一) 民间歌谣的特点 | 第20-24页 |
1. 时代性 | 第20-21页 |
2. 原始性 | 第21-22页 |
3. 集体性 | 第22-23页 |
4. 地域性 | 第23-24页 |
(二) 民间歌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第24-30页 |
1.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第24-25页 |
2. 创设身临其境的历史情境 | 第25-26页 |
3. 作为史料丰富课堂教学 | 第26-27页 |
4.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27-30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对民间歌谣的利用现状分析 | 第30-46页 |
(一)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民间歌谣的应用 | 第30-39页 |
(二) 高考命题中民间歌谣的应用 | 第39-43页 |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民间歌谣的应用 | 第43-46页 |
三、民间歌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原则 | 第46-51页 |
(一) 辨风正俗 | 第46-47页 |
(二) 真实客观 | 第47页 |
(三) 开放共享 | 第47-49页 |
(四) 适量适当 | 第49-51页 |
四、民间歌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举析 | 第51-57页 |
(一) 导入环节:歌谣中的变迁——以《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为例 | 第51-52页 |
(二) 新课讲授:歌谣与史料教学——以高中两节必修课为例 | 第52-55页 |
1. 歌谣下的农民起义——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课为例 | 第52-54页 |
2. 身边的变化看历史——以《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课为例 | 第54-55页 |
(三) 巩固练习: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为例 | 第55-57页 |
五、对民间歌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反思 | 第57-60页 |
(一)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加大对民间歌谣资源的应用 | 第57页 |
(二) 民间歌谣的筛选要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 第57-58页 |
(三) 民间歌谣的应用宜发挥地方特色 | 第58-59页 |
(四) 民间歌谣的开发利用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