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一)教师回应质量影响幼儿发展 | 第10-11页 |
(二)教师回应影响师幼关系质量 | 第11页 |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缺乏对话性 | 第11-12页 |
(四)对话理论提供研究教师回应的新视角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有关对话理论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有关教师回应的研究 | 第14-17页 |
(三)简评 | 第17页 |
三、研究计划 | 第17-19页 |
(一)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基于对话理论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概述 | 第20-27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一)对话理论 | 第20页 |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 | 第20-21页 |
(三)教师回应 | 第21页 |
二、基于对话理论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的特征 | 第21-24页 |
(一)主体间性 | 第21-22页 |
(二)互动性 | 第22页 |
(三)差异性 | 第22-23页 |
(四)情感交融性 | 第23-24页 |
三、基于对话理论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的价值 | 第24-27页 |
(一)保障幼儿主体性发挥 | 第24页 |
(二)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24-25页 |
(三)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质量 | 第25页 |
(四)构建新型的师幼关系 | 第25页 |
(五)推动幼儿园对话教学的开展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基于对话理论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的现状审视 | 第27-49页 |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的现状呈现 | 第27-35页 |
(一)回应主观意识 | 第27-28页 |
(二)回应客观行为 | 第28-33页 |
(三)回应效果 | 第33-35页 |
二、基于对话理论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的问题 | 第35-44页 |
(一)幼儿主体性缺失 | 第35-37页 |
(二)回应方式、方法针对性差 | 第37-42页 |
(三)回应差异性忽视 | 第42-44页 |
(四)回应情感交融不足 | 第44页 |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44-49页 |
(一)教师素养欠缺 | 第44-47页 |
(二)幼儿园相关引领不足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基于对话理论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回应的策略 | 第49-60页 |
一、观念转变:尊重幼儿主体性 | 第49-50页 |
(一)树立正确幼儿观 | 第49-50页 |
(二)树立开放回应观 | 第50页 |
二、行为改进:实施有效回应路径 | 第50-55页 |
(一)关注幼儿 | 第51页 |
(二)分析需要 | 第51页 |
(三)判断价值 | 第51页 |
(四)适宜应答 | 第51-55页 |
三、情感保障:注重幼儿个体性 | 第55-56页 |
(一)重视回应差异性 | 第55-56页 |
(二)重视回应公平性 | 第56页 |
四、外部支持:加强相关引领 | 第56-60页 |
(一)组织相关活动 | 第57页 |
(二)实施园本教研 | 第57-58页 |
(三)制定相关制度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