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密顿路径的片上网络容错算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SoC的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1.2 NoC概论 | 第17-20页 |
1.2.1 NoC技术的优势 | 第17-18页 |
1.2.2 NoC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1.2.3 NoC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19-20页 |
1.3 三维SoC和NoC技术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NoC架构与哈密顿基础 | 第23-37页 |
2.1 NoC架构 | 第23-27页 |
2.1.1 拓扑结构 | 第23-25页 |
2.1.2 路由算法 | 第25-26页 |
2.1.3 交换机制 | 第26-27页 |
2.2 死锁和活锁问题 | 第27-29页 |
2.2.1 死锁的解决方案 | 第28页 |
2.2.2 转弯模型 | 第28-29页 |
2.3 NoC的容错问题 | 第29-31页 |
2.3.1 错误的类型和来源 | 第29页 |
2.3.2 NoC的容错策略 | 第29-30页 |
2.3.3 NoC容错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2.4 哈密顿路径基础和其容错算法 | 第31-37页 |
2.4.1 哈密顿路径 | 第31-32页 |
2.4.2 哈密顿转弯模型 | 第32页 |
2.4.3 哈密顿路径的传统算法 | 第32-35页 |
2.4.4 改进的哈密顿奇偶转弯模型 | 第35页 |
2.4.5 哈密顿容错算法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二维网络中的容错策略 | 第37-53页 |
3.1 Noxim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37-38页 |
3.1.1 Noxim仿真平台简介 | 第37页 |
3.1.2 Noxim的输入模型 | 第37-38页 |
3.2 二维mesh上HoeFA的设计方案 | 第38-46页 |
3.2.1 单方向通路故障模型 | 第38-39页 |
3.2.2 容错路由路径的策略 | 第39-42页 |
3.2.3 冗余通路的设计 | 第42-43页 |
3.2.4 路由算法的自适应选择 | 第43-44页 |
3.2.5 HoeFA的算法实现 | 第44-46页 |
3.3 HamFA和HoeFA的实验对比 | 第46-53页 |
3.3.1 Noxim的输出分析 | 第46-47页 |
3.3.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7页 |
3.3.3 随机模式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3.3.4 对称模式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三维网络中的容错策略 | 第53-67页 |
4.1 三维mesh上HoeFA的设计方案 | 第53-60页 |
4.1.1 偶数层xy平面的容错算法 | 第53页 |
4.1.2 奇数层xy平面的容错算法 | 第53-56页 |
4.1.3 设计竖直方向的HoeFA路由 | 第56-58页 |
4.1.4 路由算法的实现 | 第58-60页 |
4.1.5 冗余通路的设计 | 第60页 |
4.2 三维HamFA和HoeFA的实验对比 | 第60-67页 |
4.2.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60-61页 |
4.2.2 随机模式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4.2.3 对称模式下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