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钠煤燃烧过程中钠捕获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前言 | 第13-15页 |
1.1.1 能源概述 | 第13-14页 |
1.1.2 高钠煤资源 | 第14-15页 |
1.1.3 高钠煤利用现状 | 第15页 |
1.2 高钠煤燃烧过程中钠的迁移规律 | 第15-18页 |
1.2.1 高钠煤中钠的赋存形式 | 第15-16页 |
1.2.2 高钠煤燃烧过程中钠的迁移规律 | 第16-18页 |
1.3 高钠煤沾污结渣机理 | 第18-25页 |
1.3.1 高钠煤燃烧过程中结渣机理 | 第19-23页 |
1.3.2 高钠煤燃烧过程中沾污机理 | 第23-25页 |
1.4 高钠煤燃烧过程中沾污结渣防治技术 | 第25-32页 |
1.4.1 燃前预处理 | 第26页 |
1.4.2 掺烧 | 第26-30页 |
1.4.3 保持受热面洁净 | 第30-32页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3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 第34-41页 |
2.1 实验样品 | 第34-35页 |
2.1.1 原料制备与分析 | 第34-35页 |
2.1.2 实验样品的预处理 | 第35页 |
2.2 实验装置及步骤 | 第35-37页 |
2.2.1 燃烧实验 | 第35-36页 |
2.2.2 钠捕获实验 | 第36-37页 |
2.3 分析仪器与方法 | 第37-40页 |
2.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 第37-38页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8-39页 |
2.3.3 热重分析法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高钠煤燃烧过程中钠的释放规律 | 第41-50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 第41-43页 |
3.2.1 煤样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2 燃烧实验 | 第42页 |
3.2.3 ICP-OES分析 | 第42页 |
3.2.4 XRD分析 | 第42-43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3.3.1 灰样的宏观形貌 | 第43-44页 |
3.3.2 不同燃烧温度下煤样的灰产率 | 第44页 |
3.3.3 不同燃烧温度下煤灰的钠含量 | 第44-46页 |
3.3.4 燃烧过程中煤灰的矿物质演变规律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燃烧过程中高钠煤煤灰的钠捕获性能研究 | 第50-59页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4.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4.2.0 煤样的制备 | 第51页 |
4.2.1 燃烧实验 | 第51页 |
4.2.2 钠捕获实验 | 第51-52页 |
4.2.3 ICP-OES分析 | 第52页 |
4.2.4 XRD分析 | 第52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4.3.1 煤灰的钠捕获性能 | 第52-54页 |
4.3.2 钠捕获前后煤灰中矿物质的演变 | 第54-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燃烧过程中固钠剂的钠捕获性能研究 | 第59-67页 |
5.1 引言 | 第59-60页 |
5.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 第60页 |
5.2.1 实验样品制备 | 第60页 |
5.2.2 钠捕获实验 | 第60页 |
5.2.3 TG分析 | 第60页 |
5.2.4 ICP-OES分析 | 第60页 |
5.2.5 XRD分析 | 第60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5.3.1 固钠剂的热稳定性 | 第60-63页 |
5.3.2 固钠剂的钠捕获性能 | 第63-64页 |
5.3.3 钠捕获前后固钠剂中矿物质的演变 | 第64-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69页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