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空燃比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空燃比与发动机性能关系第10-11页
     ·空燃比对三元催化转化器效率的影响第11-12页
   ·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发动机建模的方法第14-1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汽油机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理论分析第17-28页
   ·进气歧管空气动态模型第17-21页
     ·进气歧管压力模型第17-19页
     ·节气门处空气模型第19-20页
     ·进气口处空气模型第20-21页
   ·进气歧管油膜和燃油蒸发动态模型第21-24页
     ·进气歧管内燃油蒸发现象第22-23页
     ·进气歧管内油膜动态特性建模第23-24页
   ·动力学输出模型第24-26页
   ·en-DYNA 实时仿真平台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油膜动态模型参数的系统辨识研究第28-39页
   ·空燃比 ARMA 模型的建立第28-33页
     ·混合气空燃比传输特性分析第29-30页
     ·空燃比的延迟环节分析第30-31页
     ·空燃比传递函数第31-32页
     ·ARMA 空燃比模型第32-33页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油膜参数辨识方法第33-35页
     ·辨识油膜参数的方法第34-35页
     ·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算法第35页
   ·系统参数辨识的验证第35-38页
     ·在 en-DYNA 仿真平台的验证步骤第36页
     ·油膜动态参数验证分析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基于进气状态观测器的进气量估计第39-48页
   ·扩展卡尔曼滤波基本知识第39-42页
     ·经典卡尔曼滤波算法概述第39-41页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概述第41-42页
   ·基于 EKF 进气状态观测器的构建第42-47页
     ·进气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第42-43页
     ·观测器的卡尔曼递推过程第43-44页
     ·进气状态观测器的验证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空燃比控制器设计第48-59页
   ·空燃比控制器设计方案第48-49页
   ·油膜补偿前馈控制器第49-50页
   ·PID 反馈控制器设计第50-52页
     ·PID 控制算法第51页
     ·PID 控制器参数选择第51-52页
   ·空燃比仿真结果分析第52-58页
     ·en-DYNA 仿真平台的修改第52-53页
     ·油膜动态模型仿真平台验证第53-54页
     ·空燃比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分析第54-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总结第59-60页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酸铁锂电池模型参数与SOC联合估算研究
下一篇:基于MPPT的热电转换能量调节器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