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中服饰类汉字的文化透视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服饰类汉字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服饰类汉字的研究状况 | 第8-9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范围 | 第9-11页 |
第二章 说文中服饰类汉字的实用功能类别分析 | 第11-22页 |
·头衣:“冂”、“闩”、“冃”、“巾”部 | 第11-15页 |
·体衣:“市”、“衣”、“(?)”部 | 第15-19页 |
·上衣 | 第15-16页 |
·上衣部件 | 第16-17页 |
·下裳 | 第17-18页 |
·深衣 | 第18-19页 |
·足衣:“履”、“革”、“韦”、“舄”部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说文中服饰类汉字的社会功能特性分析 | 第22-31页 |
·形制分贵贱 | 第22-23页 |
·颜色分贵贱 | 第23-24页 |
·材质分贵贱 | 第24-29页 |
·动物皮毛:“裘”、“革”部 | 第24-25页 |
·动物性纤维:“糸”、“帛”部 | 第25-27页 |
·植物性纤维:“麻”、“巾”部 | 第27-29页 |
·图案分贵贱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说文中服饰类汉字与古代传统文化分析 | 第31-39页 |
·服饰类汉字与伦理纲常 | 第31-35页 |
·父母存与服饰规范 | 第31-33页 |
·父母亡与丧服制度 | 第33-35页 |
·服饰类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 | 第35-39页 |
·共同的审美原则 | 第35-37页 |
·不同思想阶段影响下的服饰风格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6页 |
表1.糸部字表 | 第40-42页 |
表2.衣部字表 | 第42-44页 |
表3.巾部字表 | 第44-45页 |
表4.革部字表 | 第45页 |
表5.韦部字表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