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一、国际教育督导变革的趋势 | 第12-13页 |
二、我国学校教育督导的问题 | 第13-14页 |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督导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价值 | 第15-17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5-16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一、督学与督政的关系研究 | 第17-18页 |
二、学校教育督导模式的研究 | 第18-21页 |
三、国外学校教育督导发展趋势的研究 | 第21-22页 |
四、教育督导中学校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 第22-24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一、文献法 | 第24-25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25页 |
三、个案研究 | 第25页 |
四、访谈法 | 第25-26页 |
第五节 研究概念界定 | 第26-33页 |
一、教育督导的含义 | 第26-27页 |
二、督学的含义 | 第27-28页 |
三、“教育评估”与“教育督导”概念辨析 | 第28-30页 |
四、督导效能的内涵 | 第30页 |
五、学校主体性内涵及表现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湖北省学校教育督导效能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33-47页 |
第一节 湖北省教育督导政策文件的文本分析 | 第33-36页 |
一、文件的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二、文件的主要特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学校教育督导效能的调查分析 | 第36-42页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37页 |
二、学校教育督导效能的调查结果 | 第37-42页 |
第二节 影响学校教育督导效能的原因探究 | 第42-47页 |
一、教育督导的标准过度统一化 | 第42-43页 |
二、学校对教育督导的支持不够 | 第43-44页 |
三、学校自评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 第44-45页 |
四、对于督导结果的落实不力 | 第45页 |
五、督导机构与学校关系不对等 | 第45-47页 |
第三章 教育督导中学校主体性发挥现状的案例分析——以湖北省S市D校为例 | 第47-56页 |
第一节 学校教育督导实施的个案分析 | 第47-52页 |
一、督导评估方案及等级标准分析 | 第47-51页 |
二、教育督导实施过程分析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教育督导效能和学校主体性分析 | 第52-56页 |
一、督导标准过度统一化 | 第53-54页 |
二、学校缺乏发挥主体性的意识和能力 | 第54页 |
三、教育督导机构与学校关系不对等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教育督导中学校主体性缺失的根源和改进建议 | 第56-67页 |
第一节 根源分析:教育督导中信任关系的缺失 | 第56-58页 |
一、教育督导中信任关系的要求 | 第56-57页 |
二、督导机构对学校的信任缺失 | 第57-58页 |
三、学校对督导机构的信任缺失 | 第58页 |
第二节 改进建议:以信任关系重建为导向的效能改进分析 | 第58-67页 |
一、教育督导机构转变职能重心 | 第59-60页 |
二、教育督导机构重视学校督导需求 | 第60-61页 |
三、教育督导机构走向专业化 | 第61-62页 |
四、学校树立发展自信、提高自身水平 | 第62-64页 |
五、创造良好的教育督导政策和制度环境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附录一 学校教育督导调查问卷 | 第69-73页 |
附录二 校长访谈提纲 | 第73-74页 |
附录三 督学人员访谈提纲 | 第74-75页 |
附录四 湖北省教育督导规定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