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本文中“作业”与“家庭作业”的概念 | 第15页 |
二、本文中“暑期作业”的概念 | 第15-16页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 第18-32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记忆理论 | 第18-20页 |
二、元认知策略 | 第20-22页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 | 第23-32页 |
一、国外有关作业的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二、国内有关假期作业的研究 | 第27-31页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上海初中生英语暑期作业现状调查 | 第32-41页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32-33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32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32页 |
三、调查内容 | 第32-33页 |
四、调查数据的统计 | 第33页 |
第二节 调查过程 | 第33-34页 |
一、调查实施 | 第33-34页 |
二、问卷回收情况 | 第34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第34-41页 |
一、初中生对英语暑期作业的态度和认识 | 第34-35页 |
二、暑期作业的内容、形式及要求 | 第35-36页 |
三、暑期作业的完成情况 | 第36-38页 |
四、完成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第38-39页 |
五、学生对于暑期作业的要求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1-51页 |
第一节 上海初中生暑期作业的总体情况 | 第41-43页 |
一、假期作业的内容 | 第41页 |
二、初中生对暑期作业的态度 | 第41-42页 |
三、初中生对暑假作业的认识 | 第42页 |
四、初中生对现有暑假作业形式的看法 | 第42-43页 |
五、初中生对现有暑假作业难度和数量的看法 | 第43页 |
第二节 完成暑期作业基本情况的分析 | 第43-47页 |
一、假期作业的完成质量 | 第43-44页 |
二、假期作业完成的方式 | 第44-45页 |
三、完成假期作业的时间安排 | 第45-46页 |
四、假期作业当中的抄袭现象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关于暑期作业主要问题的分析 | 第47-49页 |
一、因素分析 | 第47页 |
二、运行结果 | 第47-49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49页 |
第四节 暑期作业中的教师指导与评价 | 第49-51页 |
一、假期作业的评价情况 | 第49-50页 |
二、教师对假期作业的看法和建议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6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英语假期作业改革方向与建议的讨论 | 第52-64页 |
一、由书面作业为主向书面与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 第52-54页 |
二、由独立完成作业向合作完成作业的方向发展 | 第54-56页 |
三、由统一作业向分层作业的方向发展 | 第56-58页 |
四、由总结性评价、单一评价向形成性评价、多元评价的模式发展 | 第58-60页 |
五、建议 | 第60-64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