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引言第9-13页
 一、课程提出的背景第9-10页
 二、课题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页
  (二) 实践意义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页
  (一) 归纳法第13页
  (二) 调查访谈法第13页
  (三) 文献法第13页
第一部分 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概述第13-19页
 一、概念界定第13-15页
  (一) 教学技能第13-14页
  (二) 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第14-15页
 二、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特点第15-16页
 三、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策略与意义第16-17页
  (一)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策略第16-17页
   1、恰当使用课堂教学媒体,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第16页
   2、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16页
   3、掌握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第16-17页
  (二)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技能研究的意义第17页
 四、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第17-18页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第17-18页
   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第18页
  (二) 人本主义学习观第18-19页
  (三) 新课改教育理念第19页
第二部分 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分析第19-35页
 一、教材的使用与拓展技能第19-22页
  (一) 新课程背景下教材的特点第20-21页
  (二)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21-22页
   1、创造性使用教材可在“调、改、增、组、挖”五个字上下功夫第21页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原则第21-22页
  (三)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意义第22页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更好地尊重学生差异第22页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22页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第22页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第22页
 二、教学情境创设技能第22-25页
  (一)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意义第23页
  (二) 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技巧第23-25页
   1、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创设情境第23页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第23-24页
   3、利用典型习题创设情境第24页
   4、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第24页
   5、利用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创设情境第24页
   6、利用化学史实创设情境第24-25页
   7、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第25页
  (三) 选择适宜教学情境的注意事项第25页
   1、时代性和事实性第25页
   2、以学生为主体融入情境中第25页
   3、情境的发展性第25页
   4、多媒体创设情境第25页
 三、化学课堂教学调控技能第25-30页
  (一) 情态的调控第26-27页
   1、表情的调控第26-27页
   2、动作的调控第27页
  (二) 课堂气氛的调控第27-28页
   1、情感调控,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快乐学习第27-28页
   2、教学内容的灵活、科学调控,拓宽学生知识面第28页
   3、通过课堂调控优化思维过程第28页
  (三)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控第28-29页
   1、目标导向第29页
   2、程序导向第29页
   3、问题调控第29页
  (四) 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调控第29-30页
  (五) 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调控第30页
 四、师生互动沟通技能第30-35页
  (一)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1、师生互动的比例第31页
   2、师生互动的对象第31页
   3、教师是互动的主导者第31-32页
   4、师生互动的广度第32页
   5、师生互动的深度第32页
   6、师生课堂互动特点及误区第32页
  (二) 师生课堂互动的操作第32-33页
  (三) 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的对策第33-35页
   1、确立师生互动的教学观第33-34页
   2、建立有利于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第34页
   3、创造利于互动的课堂学习空间第34-35页
第三部分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案例展示第35-49页
 一、盐类的水解课堂实录分析第35-37页
 二、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分析第37-44页
 三、乙醇的教学设计与分析第44-49页
第四部分 研究的问题与展望第49-51页
 一、研究中的问题第49页
  (一) 研究对象的针对性不强第49页
  (二) 缺乏更多的调查数据第49页
 二、对本研究的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化学问题解决的高中生元认知能力培养
下一篇:教师因素对高师生学习观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