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教师因素对高师生学习观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一、问题提出背景第8-9页
  (一) 在实践层面上研究学习观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少第8-9页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高师生建立建构性的学习观第9页
  (三) 高校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第9页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21页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第10-11页
  (一) 高师生第10页
  (二) 学习观第10-11页
 二、学习观研究的现状第11-16页
  (一) 学习观的研究综述第11-15页
  (二) 从对学习观的影响因素的探讨看学习观的研究第15-16页
 三、关于教师因素的研究综述第16-18页
  (一) 教师因素的界定第16-17页
  (二) 教师因素影响作用的综合研究第17-18页
 四、本研究的构思及假设第18-19页
  (一) 教师因素变量的选取与界定第18-19页
  (二) 研究假设第19页
 五、研究方法第19-20页
 六、研究的意义第20页
  (一) 丰富学习观的研究领域第20页
  (二) 帮助教师制定干预方案第20页
  (三) 促进高师生学习观的发展第20页
 七、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0-21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第20-21页
  (二)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第21页
第二部分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21-23页
 一、研究对象第21页
 二、研究工具第21-22页
  (一) 调查问卷的整体设计第21-22页
  (二) 调查问卷的调整和试测第22页
  (三)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第22页
 三、调查问卷测量过程及回收结果第22-23页
第三部分 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讨论第23-35页
 一、外显教学行为、内隐学习观因素对高师生学习观的预测力分析第23-27页
  (一) 教师因素问卷题目分布基本情况第23页
  (二) 内隐学习观、外显教学行为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3-24页
  (三) 内隐学习观、外显教学行为因素与高师生学习观之间的相关分析第24-25页
  (四) 内隐学习观、外显教学行为因素与高师生学习观之间的回归分析第25-27页
 二、教师因素各个子因素对高师生学习观的多元预测分析第27-35页
  (一) 教师因素各个子因素与学习观的相关分析第28-30页
  (二) 教师内隐学习观各个子因素与高师生学习观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第30-32页
  (三)教师外显教学行为子因素与高师生学习观的多元回归预测分析第32-35页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第35-38页
 一、研究结论第35页
 二、建议第35-38页
  (一) 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第35-37页
  (二) 重视师生交往的平等性第37页
  (三) 优化教师教学语言第37页
  (四) 正确认识学习的实质第37页
  (五) 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第37-38页
  (六) 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第38页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第38-39页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38页
  (一) 教师因素有待丰富第38页
  (二) 调查问卷的编制的局限性第38页
  (三) 高师生学习观影响因素多样性第38页
 二、本研究的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
下一篇: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