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4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第14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第14-15页
     ·体验式学习理论第15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5-18页
     ·工学结合第15-16页
     ·岗位导向第16页
     ·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第16-17页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第17-18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德国的“双元制”(German Dual System)模式第18-19页
     ·英国的“三明治”(Sandwich Program)模式第19-20页
     ·美国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模式第20页
     ·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Com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第20-21页
     ·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模式第21-2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4页
     ·工学结合模式意义的研究第22-23页
     ·工学结合模式的形式研究第23页
     ·实现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索第23-24页
     ·推行工学结合的机制研究第24页
   ·研究现状评述第24-26页
第三章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应用第26-38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模式第26-30页
     ·引企入校模式第26-27页
     ·入企办学模式第27页
     ·产教结合模式第27-28页
     ·订单培养模式第28页
     ·顶岗实习模式第28-29页
     ·工学交替模式第29页
     ·“2+1”模式第29-30页
     ·项目驱动模式第30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步骤第30-38页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第31页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第31-32页
     ·重构课程实施体系第32页
     ·科学安排工学时间第32页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第32-35页
     ·打造优势教学团队第35页
     ·强化实训基地效能第35-36页
     ·广泛推进校企合作第36页
     ·改进学生德育方式第36-38页
第四章 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成效与问题第38-46页
   ·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成效第38-40页
     ·总体的实施效果第38-39页
     ·提高了教育质量第39页
     ·促进了企业发展第39-40页
     ·促进了学生就业第40页
   ·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问题第40-46页
     ·有关工学结合法律制度不尽完善第41-42页
     ·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第42-43页
     ·学校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经验不足第43-44页
     ·学校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亟待完善第44页
     ·学生适应工学结合能力亟待提高第44-46页
第五章 工学结合实践策略的优化及实施第46-54页
   ·工学结合实践策略的优化第46-49页
     ·实践策略优化遵循的原则第46-47页
     ·实践策略优化的主要内容第47-49页
   ·工学结合实践策略的实施第49-54页
     ·基于政府视角第49-50页
     ·基于企业视角第50-51页
     ·基于学校视角第51-54页
第六章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 1第58-60页
附录 2第60-61页
附录 3第61-64页
附录 4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久保桃制罐前贮藏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转型研究--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成人教育转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