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的多角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第8页 |
| ·研究对象 | 第8页 |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 ·副词“也”和“就”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 ·副词“也”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8-9页 |
| ·关于副词“就”的研究 | 第9-10页 |
| ·词汇化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 ·跨层结构词汇化研究 | 第11-12页 |
| ·成类别的词汇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关于“也X”词汇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也就”的句法环境分析 | 第15-27页 |
| ·“也就”的共现成分分析 | 第15-20页 |
| ·固定形式 | 第15-18页 |
| ·固定句法搭配 | 第18-20页 |
| ·所出现的句类分析 | 第20-22页 |
| ·出现在陈述句中 | 第20页 |
| ·出现在感叹句中 | 第20-21页 |
| ·出现在疑问句中 | 第21-22页 |
| ·“也就”所连接的语言单位及主语的隐现 | 第22-27页 |
| ·在单句或分句内部时 | 第22-23页 |
| ·在复句中 | 第23-24页 |
| ·在句群中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也就”的语义分析 | 第27-37页 |
| ·“也就”前后项的语义特征及语义关系 | 第27-30页 |
| ·A类 | 第27-28页 |
| ·B类 | 第28-29页 |
| ·C类 | 第29页 |
| ·D类 | 第29-30页 |
| ·语义指向 | 第30-34页 |
| ·“也”的语义指向 | 第31-32页 |
| ·“就”的语义指向 | 第32-34页 |
| ·“也就”的主观情感义分析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也就”的篇章衔接功能分析 | 第37-48页 |
| ·篇章位置 | 第37-39页 |
| ·位于句首 | 第37-38页 |
| ·位于句中 | 第38页 |
| ·位于句末 | 第38-39页 |
| ·衔接方式 | 第39-43页 |
| ·复现 | 第39-41页 |
| ·与其他连接词的共现 | 第41-43页 |
| ·“也就”的篇章衔接功能 | 第43-48页 |
| ·确认 | 第43-45页 |
| ·解说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也就”的词汇化分析 | 第48-64页 |
| ·“也”和“就”的历时发展 | 第48-50页 |
| ·“也”的副词用法的产生 | 第48-49页 |
| ·“就”的副词用法的产生 | 第49-50页 |
| ·“也就”的连用 | 第50-60页 |
| ·“也就”连用的起源 | 第52-55页 |
| ·“也就”在明代的使用情况 | 第55-58页 |
| ·“也就”在清代的发展 | 第58页 |
| ·“也就”在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化表现 | 第58-60页 |
| ·“也就”词汇化的动因 | 第60-64页 |
| ·语音条件 | 第61页 |
| ·使用频率 | 第61-62页 |
| ·心理认知动因 | 第62页 |
| ·语用促进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从“也X”看“也就”的词汇化 | 第64-79页 |
| ·“也X”构成的词语分析 | 第64-72页 |
| ·从“也X”词汇化的特点看“也就” | 第72-75页 |
| ·词性特点 | 第72-73页 |
| ·句法特点 | 第73-74页 |
| ·语义特征 | 第74-75页 |
| ·“也”在“也X”词汇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75-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