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中山文化特质与方言特点 | 第11-18页 |
一、中山粤语地区文化特质 | 第11-13页 |
(一) 中山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 第11-12页 |
(二) 中山文化遭受的冲击 | 第12页 |
(三) 中山文化的新机遇 | 第12-13页 |
二、中山方言特点 | 第13-15页 |
(一) 交融并进,相对独立 | 第14页 |
(二) 包容并储,吸收了部分外国语言词汇 | 第14页 |
(三) 粤语中部分古汉语词汇的保留 | 第14-15页 |
(四) 保留了古汉语的声调特点 | 第15页 |
(五) 倒装语序的普遍运用 | 第15页 |
三、中山地区高中学生特点 | 第15-18页 |
(一) 视野广阔,以世界的眼光看事物 | 第15页 |
(二) 个性张扬,思维独立,崇尚自我 | 第15-16页 |
(三) 独立特行,具有创新意识 | 第16页 |
(四) 纵情享乐,攀比意识强烈 | 第16页 |
(五) 适应能力强 | 第16页 |
(六) 务"实",现实性强,社会性强 | 第16页 |
(七) 崇尚知识和网络 | 第16-17页 |
(八) 速食的一代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中山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 第18-23页 |
一、新课标对高中生的古典诗词教学要求 | 第18-19页 |
二、中山高中学生古典诗词的学习状况 | 第19-20页 |
(一) 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淡薄 | 第19-20页 |
(二) 古典诗词的学习障碍 | 第20页 |
(三) 以答题训练为教学模式 | 第20页 |
三、中山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一) 教师教法存在的不足 | 第21页 |
(二) 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粤文化与方言对古典诗词教学的影响 | 第23-28页 |
一、粤文化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影响 | 第23页 |
(一) 文化积淀和文化差异产生理解距离 | 第23页 |
(二) 经济意识影响其审美倾向 | 第23页 |
二、粤方言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影响 | 第23-28页 |
(一) 粤方言与普通话教学 | 第23-24页 |
(二) 粤方言与中山地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 | 第24-28页 |
第四章 中山粤语地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 第28-38页 |
一、中山粤语地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 第28-36页 |
(一) 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古典诗词教学 | 第28-32页 |
(二) 结合方言特点进行古典诗词教学 | 第32-34页 |
(三) 结合学生的文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 | 第34-36页 |
二、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 教师的反思与提升 | 第36页 |
(二) 解决审美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完美结合问题 | 第36-37页 |
(三) 新的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