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蔗汁澄清基本理论概述 | 第14-16页 |
·固体物质在溶液中的分散体系 | 第14页 |
·Stern双电层理论 | 第14-15页 |
·胶体的稳定性和凝聚作用 | 第15页 |
·蔗汁中的亲水胶体 | 第15-16页 |
·糖厂常用的澄清方法 | 第16-19页 |
·石灰法清净技术 | 第16-17页 |
·亚硫酸法清净技术 | 第17-18页 |
·碳法澄清技术 | 第18-19页 |
·蔗汁澄清常用澄清剂及特性 | 第19-24页 |
·石灰 | 第20页 |
·亚硫酸 | 第20-21页 |
·碳酸 | 第21-22页 |
·磷酸 | 第22-23页 |
·氢氧化镁 | 第23页 |
·氧化脱色剂 | 第23-24页 |
·制糖澄清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24页 |
·二压汁分流澄清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蔗糖钙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蔗糖钙的性质 | 第25-26页 |
·蔗糖钙在制糖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7-29页 |
·本课题提出的新工艺 | 第27-2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8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二压汁糖化钙基本特性的研究 | 第29-37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氧化钙添加量与二压汁pH值、蔗糖/钙摩尔比的关系 | 第30-31页 |
·二压汁糖化钙蔗糖分损失及色值变化规律 | 第31页 |
·二压汁高浓度石灰乳蔗糖分损失及色值变化规律 | 第31页 |
·分析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氧化钙添加量与二压汁pH值、蔗糖/钙摩尔比的关系 | 第31-32页 |
·二压汁糖化钙的蔗糖损失 | 第32-34页 |
·二压汁石灰乳的蔗糖损失 | 第34-35页 |
·二压汁糖化钙溶液及石灰乳色值的变化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二压汁糖化钙制备条件的研究 | 第37-5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二压汁糖化钙的制备 | 第38页 |
·二压汁糖化钙处理—压汁澄清实验 | 第38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8-39页 |
·混合汁亚法澄清 | 第39页 |
·分析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9-44页 |
·响应面实验 | 第44-48页 |
·最优水平验证实验 | 第48页 |
·新工艺与传统亚法的澄清对比实验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降低二压汁滤泥糖分损失的研究 | 第51-58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二压汁石灰乳的制备 | 第52页 |
·二压汁糖化钙制备 | 第52页 |
·滤泥转光度的测定 | 第52-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3页 |
·结果讨论 | 第53-57页 |
·单因素的选取 | 第53-54页 |
·正交实验 | 第54-56页 |
·最优水平验证实验 | 第56-57页 |
·二压汁石灰乳与石灰乳加灰滤泥损失的比较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二压汁糖化钙澄清固液分离的初步研究 | 第58-64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58-60页 |
·实验仪器及装置 | 第58-60页 |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二压加灰汁的离心浓缩 | 第60页 |
·浓缩泥汁的过滤 | 第60页 |
·结果讨论 | 第60-63页 |
·二压汁碱性加灰汁的离心浓缩 | 第60-61页 |
·泥汁的过滤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创新点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