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隐喻视角下的汉语隐语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 绪论第7-11页
 1. 隐语概念的界定第7-8页
 2. 隐语研究综述第8-10页
 3.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第10页
 4. 本文的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二、 汉语隐语主要的造词方式第11-19页
 1. 借代造词第11-12页
 2. 比拟造词第12页
 3. 藏词造词第12-13页
 4. 会意造词第13页
 5. 反语造词第13-14页
 6. 典故造词第14页
 7. 谐音造词第14-15页
 8. 析字造词第15-16页
 9. 其它方式造词第16-19页
三、 汉语隐语中相似性隐喻的生成机制及意义类别第19-25页
 1. 相似性隐喻的生成机制第19-20页
 2. 汉语隐语中相似性隐喻的源域类别第20-25页
  (1)以衣物、食品等家庭用品为源域的相似性隐喻映现第20-21页
  (2)以典故、传说和宗教故事为源域的相似性隐喻映现第21-22页
  (3)以术语为源域的相似性隐喻映现第22页
  (4)以行为、动作为源域的相似性隐喻映现第22-23页
  (5)以动物、植物为源域的相似性隐喻映现第23-24页
  (6)以其他范畴为源域的相似性隐喻映现第24-25页
四、 汉语隐语中相关性隐喻的生成机制及意义类别第25-34页
 1. 相关性隐喻的生成机制第25-27页
 2. 汉语隐语相关性隐喻的意义类别第27-34页
  (1)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关性隐喻第27-30页
  (2)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关性隐喻第30-34页
五、 汉民族隐语隐喻造词的文化阐释第34-38页
 1. 汉民族隐语隐喻造词中体现出的直观具象思维第35页
 2. 汉民族隐语隐喻造词中体现出的图腾崇拜心理第35-36页
 3. 汉民族隐语隐喻造词中体现出的正统文化意识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附录第40-4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店铺名称用语的语言文化研究--以临沂网店名称为例
下一篇:国产化妆品品牌名称的特点及其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