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5-22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 ·人本管理理论 | 第15页 |
| ·职位价值理论 | 第15页 |
| ·能力价值理论 | 第15-16页 |
| ·绩效价值理论 | 第16-17页 |
| ·激励理论 | 第17页 |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 ·中小物流企业 | 第18页 |
| ·物流人力资源 | 第18-19页 |
|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35页 |
|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 第22-28页 |
|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 第22-24页 |
|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劣势 | 第24-26页 |
|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会 | 第26-28页 |
|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威胁 | 第28页 |
|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4页 |
| ·用人观念偏差,员工得不到重视 | 第29-30页 |
| ·激励机制不合理 | 第30-31页 |
| ·没有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 | 第31-32页 |
| ·人力资源政策缺乏弹性 | 第32-33页 |
| ·校企没有合作,物流人才供需相脱节 | 第33页 |
| ·不重视高科技对物流企业的推动作用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43页 |
| ·外部原因 | 第35-36页 |
| ·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型物流企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冲击 | 第35页 |
| ·不完善的政治法律环境 | 第35-36页 |
| ·内部原因 | 第36-42页 |
| ·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 | 第36页 |
| ·决策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观念待改变 | 第36-37页 |
| ·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第37页 |
| ·物流行业人才特殊的成长规律 | 第37-38页 |
| ·没有建设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 第38-40页 |
| ·缺乏适宜员工成长的用人环境 | 第40-41页 |
| ·考核环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相互脱节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中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 第43-53页 |
| ·转变用人观念,视员工为资源 | 第43-46页 |
|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构筑企业和员工共同愿景 | 第44页 |
| ·不断更新用人观念 | 第44-45页 |
| ·真正做到“为员工服务” | 第45-46页 |
|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激励机制 | 第46-49页 |
| ·适人适岗,人尽其用 | 第47页 |
| ·重视合理的薪酬和福利规划 | 第47-48页 |
| ·科学设计绩效管理体系 | 第48页 |
|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 第48-49页 |
| ·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 | 第49-50页 |
| ·建立资格认证考试制度 | 第50页 |
|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 第50页 |
| ·人力资源政策要注意弹性 | 第50-51页 |
| ·通过校企合作,定单式培养人才 | 第51页 |
| ·重视高科技对物流企业的推动作用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53-54页 |
| ·不足之处 | 第54页 |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