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篇阅读的信息提取和预期推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综述 | 第10-16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缘起 | 第10页 |
·学术价值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4页 |
·国内外关于预期推理的研究 | 第11-12页 |
·汉语语篇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小结 | 第14页 |
·研究目的与理论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任务 | 第14页 |
·理论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预期结论 | 第15-16页 |
2 语篇阅读理解的心理学过程 | 第16-24页 |
·阅读的外部和内部过程 | 第16页 |
·语篇与语篇理解 | 第16-18页 |
·语篇 | 第16-17页 |
·语篇理解与记忆 | 第17-18页 |
·语篇阅读理论 | 第18-20页 |
·基于语言加工方式的模式 | 第18-19页 |
·基于语篇记忆表征的模式 | 第19页 |
·基于工作记忆的模式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页 |
·阅读理解过程 | 第20-23页 |
·文本输入 | 第21页 |
·信息提取 | 第21-22页 |
·预期推理 | 第22页 |
·语篇阅读理解的心理模型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汉语语篇的信息提取和预期推理 | 第24-67页 |
·引言 | 第24页 |
·汉语字词的识别 | 第24-36页 |
·汉字感知 | 第24-25页 |
·汉语词语特点 | 第25-26页 |
·汉语字词的识别过程 | 第26-28页 |
·汉语词义猜测的策略 | 第28-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汉语句子的加工 | 第36-50页 |
·句子理解与命题加工 | 第36-38页 |
·汉语句子特点 | 第38-39页 |
·汉语句子命题加工策略 | 第39-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汉语篇章的理解 | 第50-67页 |
·汉语篇章的理解过程 | 第50-52页 |
·根据文本启动推理,激活图式 | 第52-59页 |
·根据衔接保持推理,选择图式 | 第59-63页 |
·根据语境约束推理,整合图式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4 对外汉语语篇阅读理解的综合分析 | 第67-75页 |
·对外汉语语篇阅读的特点 | 第67-68页 |
·阅读过程的特殊性 | 第67页 |
·二语阅读的特殊性 | 第67-68页 |
·汉语语篇阅读理解的特殊性 | 第68页 |
·对外汉语语篇阅读理解模型 | 第68-70页 |
·影响汉语语篇理解效果的三个变量 | 第70-72页 |
·语篇变量 | 第70页 |
·任务变量 | 第70-71页 |
·读者变量 | 第71-72页 |
·汉语语篇信息提取与阅读顺序 | 第72-73页 |
·汉语语篇信息提取 | 第72页 |
·汉语语篇阅读顺序 | 第72-73页 |
·汉语语篇预期推理与阅读图式 | 第73-75页 |
·汉语语篇预期推理 | 第73-74页 |
·汉语语篇阅读图式 | 第74-75页 |
5 总结 | 第75-78页 |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 第75-76页 |
·对汉语阅读教学和学习的启示 | 第76页 |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