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网络经济理论和高技术中小企业及其成长的界定 | 第13-29页 |
2.1 网络经济基本理论 | 第13-18页 |
2.1.1 网络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规律 | 第13-15页 |
2.1.2 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15-18页 |
2.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8-20页 |
2.3 企业成长理论及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界定 | 第20-24页 |
2.3.1 企业成长理论 | 第20-21页 |
2.3.2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界定 | 第21-24页 |
2.4 网络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 | 第24-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研究 | 第29-51页 |
3.1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机制分析 | 第29-37页 |
3.1.1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机制 | 第29-30页 |
3.1.2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一般特点 | 第30-33页 |
3.1.3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资源要素分析 | 第33-36页 |
3.1.4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要素分析 | 第36-37页 |
3.2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主要模式概述 | 第37-41页 |
3.3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模式、类型及成长过程 | 第41-47页 |
3.3.1 自成长模式概述 | 第41-42页 |
3.3.2 自成长模式的几种类型与成长过程 | 第42-46页 |
3.3.3 转化型模式 | 第46-47页 |
3.3.4 政府主导型模式 | 第47页 |
3.4 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研究 | 第47-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 第51-58页 |
4.1 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率的度量指标 | 第51页 |
4.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 | 第51-53页 |
4.3 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 第53-57页 |
4.3.1 ANN用于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4.3.2 三层BP神经网络结构 | 第54-55页 |
4.3.3 三层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制约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 | 第58-69页 |
5.1 制约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制度因素 | 第58-65页 |
5.2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内部制约因素 | 第65-67页 |
5.3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经营风险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网络经济中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对策 | 第69-89页 |
6.1 建立网络组织 | 第69-70页 |
6.2 组建、加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企业组织 | 第70-76页 |
6.2.1 虚拟企业组织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 第70-72页 |
6.2.2 虚拟企业组织的形成过程 | 第72-74页 |
6.2.3 虚拟企业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借鉴意义 | 第74-76页 |
6.3 研究开发与创新——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永恒动力 | 第76-79页 |
6.4 实现国际化经营 | 第79-81页 |
6.4.1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 | 第79-80页 |
6.4.2 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80-81页 |
6.5 加强高技术中小企业员工的管理和激励 | 第81-82页 |
6.6 营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 第82-84页 |
6.7 改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制度环境 | 第84-88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