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级网络的煤矿通风机监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17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页 |
·风机监控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风机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15-16页 |
·本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2 轴流式通风机运行特性和理论 | 第17-25页 |
·轴流式通风机的工作特点 | 第17页 |
·轴流式通风机性能曲线 | 第17-18页 |
·本系统涉及的参数 | 第18页 |
·通风机性能参数相关计算、处理 | 第18-25页 |
3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的制定 | 第25-30页 |
·控制系统综述 | 第25-27页 |
·PLC和其他顺序控制系统的比较 | 第25-26页 |
·基于现场总线和以太网的控制系统 | 第26-27页 |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制定 | 第27-30页 |
·系统总体结构层次概述 | 第27-28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28-30页 |
4 风机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0-41页 |
·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图 | 第30页 |
·PLC硬件组成 | 第30-35页 |
·主基板(Q68B) | 第32页 |
·CPU模块(Q02HCPU) | 第32页 |
·电源模块(Q61P-A2) | 第32-33页 |
·外围功能板卡 | 第33-35页 |
·风机状态的检测 | 第35-40页 |
·风机测点分布 | 第35-36页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36-40页 |
·其他硬件设备 | 第40-41页 |
5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54页 |
·PLC控制软件设计 | 第41-44页 |
·模拟量的采集与处理流程 | 第41-42页 |
·单个风机的启动/停止控制流程 | 第42-43页 |
·风机自动倒换控制流程 | 第43-44页 |
·上位机组态软件设计 | 第44-54页 |
·MCGS工控组态软件简介 | 第45-46页 |
·组态界面设计 | 第46-54页 |
6 通信网络的组建 | 第54-74页 |
·PLC与现场设备及远程I/O网络的组建 | 第54-59页 |
·CC-Link通信原理 | 第54页 |
·CC-Link通信的初始化 | 第54-57页 |
·系统组态和网络参数设置 | 第57-58页 |
·主站CC-Link程序设计 | 第58-59页 |
·PLC与上位机通信网络的组建 | 第59-69页 |
·系统组态 | 第59-60页 |
·基于以太网的控制网络 | 第60-61页 |
·TCP/IP协议的实现 | 第61-66页 |
·PLC通信参数设置 | 第66-67页 |
·PLC通信程序设计 | 第67-68页 |
·上位机的通信实现 | 第68-69页 |
·OPC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69-74页 |
·OPC简介 | 第69页 |
·以太网OPC服务器的通信接口设计 | 第69-72页 |
·MCGS的OPC属性设置 | 第72-74页 |
7 风量调节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其实现 | 第74-85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74-80页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74-75页 |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设计方法 | 第75-80页 |
·用模糊PID实现通风机风量的实时调节 | 第80-83页 |
·动叶调节原理 | 第80页 |
·风量调节系统组成 | 第80页 |
·模糊PID控制风量调节系统结构 | 第80-81页 |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81-83页 |
·基于MCGS的模糊算法的实现 | 第83-85页 |
8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