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 | 第9-16页 |
一. 一味追求对话,缺乏必要的畅讲 | 第9-10页 |
二. 一味注重生成,游离了基本的教学目标 | 第10-12页 |
三. 一味关注人本对话,疏离了生活世界 | 第12-13页 |
四. 一味讲求课堂效率,造成对话中学生“真我”的缺失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对话理论及对话教学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对话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一. 巴赫金的对话观 | 第16页 |
二. 解释学的对话观 | 第16-17页 |
三. 接受理论和接受美学的对话观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对话教学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一. 对话教学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二. 对话教学理论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对话式阅读教学实践的改进 | 第23-44页 |
第一节 明确对话理念,对话需要引导 | 第23-27页 |
一. 巧设话题,引导对话 | 第24-25页 |
二. 问题导引,促进对话 | 第25-26页 |
三. 择取精华,深化对话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走出教学误区,摆正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 第27-32页 |
一. 师生间的生成对话 | 第28-30页 |
二. 生生间的生成对话 | 第30页 |
三. 生本间的生成对话 | 第30-32页 |
第三节 从文本出发,走进生活世界 | 第32-33页 |
一. 生活:阅读教学对话的源头活水 | 第32-33页 |
二. 营造生活氛围,亲近生活世界 | 第33页 |
第四节 创设对话环境,唤醒“真我”对话 | 第33-36页 |
一. 正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 第34-35页 |
二. 对话环境的创设 | 第35-36页 |
第五节 对话式阅读教学课堂实践 | 第36-44页 |
一. 课堂教学实践 | 第37-41页 |
二. 研讨及反思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