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品牌资产研究兴起的原因 | 第9-10页 |
·我国品牌资产评估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品牌资产理论概述 | 第14-23页 |
·品牌资产的概念 | 第14-18页 |
·基于消费者层面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 | 第14-17页 |
·基于产品市场效应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 | 第17页 |
·基于金融市场效应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 | 第17-18页 |
·品牌资产的结构 | 第18页 |
·品牌资产的特征 | 第18-20页 |
·品牌资产具有长期存在性 | 第19页 |
·品牌资产具有增值性 | 第19页 |
·品牌资产难以准确计量 | 第19页 |
·品牌资产具有波动性 | 第19-20页 |
·品牌资产是营销绩效的主要衡量指标 | 第20页 |
·品牌资产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20-23页 |
·“品牌资产”与“品牌”的比较 | 第20-21页 |
·“品牌资产”与“商誉”的比较 | 第21-22页 |
·“品牌资产”与“品牌价值”的比较 | 第22-23页 |
3 品牌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 | 第23-29页 |
·品牌资产评估的标准 | 第23页 |
·品牌资产评估的种类 | 第23-25页 |
·按品牌资产评估的主体划分 | 第23-24页 |
·按品牌资产评估的取向划分 | 第24页 |
·按品牌资产评估的调查对象划分 | 第24-25页 |
·品牌资产评估的步骤 | 第25页 |
·品牌资产评估的特点 | 第25-29页 |
·区别于有形资产评估的特点 | 第25-26页 |
·区别于商标评估的特点 | 第26-27页 |
·区别于名牌评定的特点 | 第27-29页 |
4 品牌资产评估方法评介 | 第29-45页 |
·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的分类 | 第29-30页 |
·消费者要素品牌资产评估方法 | 第30-32页 |
·两维度品牌资产评估模型 | 第30-31页 |
·联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 | 第31页 |
·品牌资产趋势模型(Equitrend) | 第31-32页 |
·消费者要素+品牌力要素品牌资产评估方法 | 第32-35页 |
·品牌资产评价者模型 | 第32-33页 |
·尼尔森(Nielsen)模型 | 第33-34页 |
·品牌资产十要素(Brand Equity Ten)模型 | 第34-35页 |
·品牌力要素+财务要素品牌资产评估方法 | 第35-40页 |
·Interbrand评估方法 | 第35-38页 |
·Financial world评估方法 | 第38-39页 |
·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方法 | 第39-40页 |
·消费者要素+财务要素品牌资产评估方法 | 第40-41页 |
·溢价法(Price Premium) | 第40-41页 |
·消费者偏好法 | 第41页 |
·财务要素品牌资产评估方法 | 第41-45页 |
·成本法 | 第41-42页 |
·市价法 | 第42-43页 |
·收益法 | 第43-44页 |
·股票市值法 | 第44-45页 |
5 品牌资产评估模型的提出与实证分析 | 第45-53页 |
·品牌资产评估模型提出过程 | 第45-48页 |
·焦点组访谈设计 | 第45-46页 |
·焦点组访谈的参与者特征 | 第46页 |
·主体问卷形成 | 第46-48页 |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48页 |
·研究设计 | 第48-49页 |
·被访者和刺激物的选择 | 第48-49页 |
·数据收集 | 第49页 |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第49-53页 |
·因子分析 | 第49-52页 |
·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6 结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