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组态软件中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监控组态软件基本概念和特点 | 第11-13页 |
·监控组态软件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监控组态软件的结构体系 | 第15-17页 |
·监控组态软件中设备驱动模块的功能和地位 | 第17-19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作者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设备通讯技术及需求描述 | 第21-36页 |
·监控组态系统中常用的通讯方式和实现方法 | 第21-29页 |
·串行通讯 | 第21-25页 |
·板卡设备通讯 | 第25-27页 |
·工业以太网通讯 | 第27-28页 |
·DDE 及COM、DCOM | 第28-29页 |
·设备驱动开发平台需求描述 | 第29-33页 |
·标准建模语言(UML) | 第29-30页 |
·设备驱动开发平台需求分析 | 第30-33页 |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平台的开发方案分析与选择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36-59页 |
·设备驱动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 第36-41页 |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 | 第37-38页 |
·动态链接库技术的应用 | 第38-40页 |
·接口技术的应用 | 第40-41页 |
·设备驱动系统开发平台的系统结构 | 第41-43页 |
·通讯模块 | 第41页 |
·数据I/O 模块 | 第41-42页 |
·驱动调度管理模块 | 第42页 |
·驱动配置向导模块 | 第42-43页 |
·驱动系统参数描述的定义 | 第43-46页 |
·设备配置参数描述 | 第43页 |
·采集点配置参数描述 | 第43-45页 |
·通讯配置参数描述 | 第45-46页 |
·驱动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第46-51页 |
·驱动核心类 | 第46-48页 |
·采集点类和命令类 | 第48-49页 |
·设备类及驱动类 | 第49-51页 |
·通讯介质类 | 第51页 |
·配置向导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页 |
·数据I/O 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8页 |
·驱动桥类和桥管理器类 | 第55页 |
·驱动事件类及其派生类 | 第55-56页 |
·通讯命令队列的优化处理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平台的应用实例 | 第59-71页 |
·在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平台下开发驱动程序 | 第59-65页 |
·ModBus 通讯协议 | 第59-60页 |
·组态参数的定义 | 第60-62页 |
·设备驱动程序通讯的实现 | 第62-65页 |
·驱动程序的运行测试 | 第65-70页 |
·调用配置向导建立设备 | 第65-68页 |
·创建采集点连接设备 | 第68页 |
·系统运行效果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 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 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