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振动传感器系统隔震封装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封装的作用 | 第9-11页 |
| ·封装基本工艺步骤 | 第11-12页 |
| ·封装材料及分类 | 第12页 |
| ·MEMS 封装技术 | 第12-13页 |
| ·MEMS 封装的模拟分析 | 第13页 |
| ·声传感器及封装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4-16页 |
| 第2章 防振橡胶与隔震原理以及Ansys 软件 | 第16-28页 |
| ·隔震材料选择 | 第16-17页 |
| ·防振橡胶泊松比测量 | 第17页 |
| ·震动隔离原理 | 第17-22页 |
| ·振动外力与传递率 | 第17-19页 |
| ·受迫位移与传递率 | 第19页 |
| ·防振橡胶与传递率 | 第19-20页 |
| ·振动隔离 | 第20-21页 |
| ·固有振动频率 | 第21-22页 |
|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22-27页 |
| ·ANSYS 软件概述 | 第22页 |
| ·有限元法简介 | 第22-23页 |
| ·ANSYS 软件环境 | 第23页 |
| ·ANSYS 功能简介 | 第23-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模型结构与固有频率的关系 | 第28-35页 |
| ·隔震封装模型结构 | 第28-30页 |
| ·模型的材料参数 | 第30页 |
| ·模型结构尺寸与固有频率的关系 | 第30-34页 |
| ·中空方形橡胶垫隔震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31页 |
| ·底空方形橡胶垫隔震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31-32页 |
| ·空心圆台橡胶垫隔震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32-33页 |
| ·带横梁桌形橡胶垫隔震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33页 |
| ·无横梁桌形橡胶垫隔震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33-34页 |
| ·模型的可行性评估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隔震封装模型设计与尺寸优化 | 第35-41页 |
| ·声传感器隔震封装模型的设计 | 第35页 |
| ·两种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35-39页 |
| ·材料参数与单元类型选择 | 第35-36页 |
| ·模型1 的模态分析 | 第36-37页 |
| ·模型2 的模态分析 | 第37-39页 |
| ·模态分析结果比较与模型选择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5章 隔震材料力学参数优化 | 第41-48页 |
| ·建立尺寸优化的双“J ”形隔震模型 | 第41-44页 |
| ·隔震橡胶材料参数对模型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杨氏模量对模型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44页 |
| ·泊松比对模型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密度对模型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确定隔震材料的最优力学参数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6章 优化模型的隔震性能 | 第48-55页 |
| ·优化模型的模态分析 | 第48-49页 |
| ·优化模型的静态分析 | 第49-52页 |
| ·优化模型的瞬态分析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