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38页 |
第一章 背景论 | 第38-66页 |
第一节 英国哥特小说生成背景综述 | 第38-52页 |
第二节 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成因综述 | 第52-66页 |
第二章 情节论(上):怪诞 | 第66-107页 |
第一节 怪诞的表现形态 | 第66-84页 |
第二节 怪诞的审美价值 | 第84-107页 |
第三章 情节论(下):恐怖 | 第107-157页 |
第一节 恐怖的表现形态 | 第111-126页 |
第二节 恐怖差异的文化探源 | 第126-157页 |
第四章 主题论 | 第157-20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58-161页 |
第二节 因果报应主题比较 | 第161-187页 |
第三节 爱情主题比较 | 第187-199页 |
第四节 复仇主题比较 | 第199-208页 |
第五章 人物论 | 第208-246页 |
第一节 人物类型划分 | 第208-209页 |
第二节 人物类型特征分析 | 第209-227页 |
第三节 人物形象描写艺术探解 | 第227-246页 |
第六章 叙事形态论(上):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 | 第246-289页 |
第一节 全知叙事视角 | 第247-262页 |
第二节 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 | 第262-270页 |
第三节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 第270-280页 |
第四节 见证人叙事视角 | 第280-285页 |
第五节 多重叙事视角 | 第285-289页 |
第七章 叙事形态论(下):叙事时间的表现形态 | 第289-313页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中的顺序 | 第290-300页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中的时距 | 第300-304页 |
第三节 重复叙事:思想的构筑 | 第304-313页 |
结语 | 第313-31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19-33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332-333页 |
声明 | 第333-334页 |
致谢 | 第334-3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