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研究

引言第1-10页
第一章 我国保税区概述第10-16页
 第一节 我国保税区基本情况第11-13页
 第二节 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非保税区的比较第13-15页
 第三节 我国保税区的成就和作用第15-16页
第二章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第16-33页
 第一节 我国保税区迫切需要转型第16-20页
  一、 当前保税区面临的问题第16-17页
  二、 入世后保税区所受积极影响和挑战第17-19页
  三、 保税区转型目标模式选择第19-20页
 第二节 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及与我国保税区的比较第20-24页
  一、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第20-21页
  二、 自由贸易区的功能第21页
  三、 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的比较第21-24页
 第三节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和意义第24-26页
  一、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第24-25页
  二、 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意义第25-26页
 第四节 区港一体化--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前提第26-28页
  一、 区、港分离所造成的不利因素第26-27页
  二、 实行区港合一的必要性第27页
  三、 区港一体化的内涵第27-28页
 第五节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联动第28-33页
  一、 外高桥保税区第28-29页
  二、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第29页
  三、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联动效应分析第29-33页
第三章 发展国际物流--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主动力第33-49页
 第一节 国际物流分析第33-39页
  一、 国际物流概念特征、发展阶段及发展特征第33-35页
  二、 国际物流系统构成及运作第35-36页
  三、 国际物流系统模式第36-37页
  四、 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三个层次的物流产业结构第37-39页
 第二节 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现状第39-43页
  一、 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第39-40页
  二、 我国其他主要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第40-42页
  三、 保税区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第三节 保税区与国际物流发展的互动效应及影响第43-46页
  一、 保税区是发展国际物流的最佳场所第43-44页
  二、 保税区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第44-45页
  三、 保税区在国际物流发展中的作用第45-46页
  四、 国际物流发展对保税区的影响第46页
 第四节 区港一体化与国际物流发展第46-49页
  一、 区港一体化的结合点--国际物流第46-47页
  二、 区港间的国际物流量第47-48页
  三、 区港一体化与国际物流发展的相互影响第48-49页
第四章 保税区国际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第49-55页
 第一节 保税区国际物流需求第49-50页
  一、 物流服务需求第49-50页
  二、 保税区国际物流需求第50页
 第二节 保税区国际物流需求预测理论方法--灰色系统预测第50-53页
 第三节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第53-55页
第五章 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目标体系第55-65页
 第一节 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目标体系理论界定第55-60页
  一、 保税区物流产业的基本构成第55-56页
  二、 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框架第56-59页
  三、 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目标的具体内涵第59-60页
 第二节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目标分析第60-65页
  一、 上海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第60-61页
  二、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定位及功能设计第61-62页
  三、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框架第62-65页
第六章 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策略第65-72页
 一、 健全保税区物流产业政策法规第65-66页
 二、 改革保税区和海关管理体制及机制第66页
 三、 完善多层次多方位的国际物流功能设计第66-68页
 四、 选择培育国际物流运作主体及发展物流主体形式第68-69页
 五、 建立全面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第69-70页
 六、 建设保税区国际现代物流园区第70-71页
 七、 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第71页
 八、 物流应有利于保税区可持续发展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附录第77-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欧洲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下一篇: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