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的期望理论及其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简要评价 | 第14-15页 |
·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基本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服从与高校教师管理研究概述 | 第17-27页 |
·服从研究概述 | 第17-18页 |
·服从研究的起源 | 第17页 |
·服从研究的发展 | 第17-18页 |
·服从的本质 | 第18页 |
·服从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8-22页 |
·遵从 | 第19-20页 |
·顺从 | 第20页 |
·服从 | 第20-21页 |
·遵从、顺从、服从的关系 | 第21-22页 |
·盲从 | 第22页 |
·服从与高校教师管理 | 第22-27页 |
·高校教师管理的涵义 | 第22-23页 |
·高校教师管理的内容及特征 | 第23-25页 |
·服从研究对指导高校教师管理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3章 服从的期望理论 | 第27-38页 |
·服从的期望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不确定性决策理论 | 第27-28页 |
·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 | 第28-29页 |
·Vroom的期望理论 | 第29-30页 |
·服从的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30-33页 |
·服从的期望理论的要义 | 第30-31页 |
·服从的期望理论的模式 | 第31-33页 |
·影响服从行为的因素 | 第33-35页 |
·外界环境信息 | 第33-34页 |
·主体的期望 | 第34页 |
·主体的个人素质 | 第34-35页 |
·期望满足情况 | 第35页 |
·服从行为的转化 | 第35-38页 |
·转化方向 | 第35页 |
·转化条件 | 第35-36页 |
·转化过程 | 第36-38页 |
第4章 服从的期望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 第38-49页 |
·高校教师需要 | 第38-43页 |
·需要 | 第38-39页 |
·高校教师需要调查-以东北大学为例 | 第39-42页 |
·高校教师需要的特点 | 第42-43页 |
·高校教师期望 | 第43-45页 |
·动机与期望 | 第43-44页 |
·影响高校教师期望的因素 | 第44-45页 |
·高校教师服从的形成 | 第45-46页 |
·高校教师期望与服从 | 第45页 |
·高校教师服从的形成过程 | 第45-46页 |
·高校教师服从的结果对未来行为的影响 | 第46页 |
·促进高校教师服从及行为转化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政策和规章制度制定应合理 | 第46-47页 |
·政策和规章制度执行应注重高校教师期望特点 | 第47页 |
·对高校教师正确的服从考核应公平 | 第47-48页 |
·对高校教师合理的期望满足应及时 | 第48-4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