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教材的性别问题研究--以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课程观概述第10-22页
 一、女性主义理论概述第10-13页
  (一) 女性主义的定义第10页
  (二) 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第10-11页
  (三) 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及主要观点第11-13页
 二、女性主义教育观概述第13-15页
  (一) 女性主义知识观第13-14页
  (二) 女性主义教育平等观第14-15页
 三、女性主义课程观概述第15-22页
  (一) 女性主义课程观第15-18页
  (二) 女性主义教材观第18-22页
第二章 研究者眼中的教材第22-56页
 一、研究方法说明第22-23页
 二、对课文的总体分析第23-29页
  (一) 对课文作者的分析第23-25页
  (二) 对课文人物数量的性别分析第25-26页
  (三) 对课文标题中出现人物姓名的性别分析第26-27页
  (四) 对课文中出现的有确切姓名的人物的性别分析第27-29页
 三、对故事性课文的分析第29-37页
  (一) 对故事性课文的选择标准及其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第29-30页
  (二) 对故事性课文中人物活动的领域的性别分析第30-32页
  (三) 从人物的职业类型来分析第32-34页
  (四) 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性别分析第34-37页
 四、对着力塑造人物的课文的文本解读第37-48页
  (一) 对着力塑造教师形象的课文的文本解读第37-42页
  (二) 对着力塑造父母形象的课文的文本解读第42-46页
  (三) 对着力塑造祖父母形象的课文的文本解读第46-48页
 五、对诗词诵读部分的分析第48-52页
  (一) 对作者的性别分析第48-50页
  (二) 对诗词诵读部分的插图分析第50页
  (三) 对诗词诵读部分主题的分析第50-51页
  (四) 对女性作品的文本解读第51-52页
 六、对插图的分析第52-56页
  (一) 对彩色插图的分析第53-54页
  (二) 对黑白插图的分析第54-56页
第三章 教师眼中的教材第56-63页
 一、研究方法说明第56页
 二、访谈结果及其分析第56-62页
  (一) 教师对男女生学习语文的差异的看法和对鄂教版语文教材的总体评价第56-57页
  (二) 教师对有代表性的五篇课文的看法第57-60页
  (三) 教师对教材的性别问题的总体看法第60-62页
 三、教师访谈的启示第62-63页
第四章 学生眼中的教材第63-77页
 一、研究方法说明第63-64页
 二、对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第64-71页
  (一) 对“学生喜欢的课文中的人物和不喜欢的人物”的统计分析第64-66页
  (二) 对课文中人物的职业分析第66-67页
  (三) 对课文中人物的品质的分析第67-68页
  (四) 学生希望在课文中出现的女性人物第68-69页
  (五) 学生喜欢的作者第69-70页
  (六) 学生对教材中是否存在性别偏见的看法第70页
  (七) 学生对教材中女性的看法第70-71页
 三、对学生访谈的分析第71-75页
  (一) 学生对教材、课文和课文中的人物的喜好第71-72页
  (二) 学生对具体课文及文中人物的看法第72-75页
 四、学生问卷和访谈的启示第75-77页
第五章 反思与建议第77-80页
 一、性别平等的教材的教育意义第77页
 二、将性别平等原则纳入教材编写和审查制度之内第77-78页
 三、克服编者集体无意识状态,关注教材性别问题第78页
 四、唤醒教师的性别观念,创造更加平等而且尊重个性的教学第78-79页
 五、努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性别观念第79-80页
结语第80-82页
附录一第82-83页
附录二第83-84页
附录三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后记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