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文化分析 | 第11-18页 |
一、文化的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一) 文化的分析 | 第11-12页 |
(二) 文化的本质特征 | 第12-13页 |
二、文化与语文课程 | 第13-16页 |
(一) 语文是人类的一种价值体系 | 第13-14页 |
(二) 语文课程与文化具有同构性 | 第14-16页 |
三、语文课程的文化品质 | 第16-18页 |
(一) 语文课程文化是建构的课程文化 | 第16页 |
(二) 语文课程文化是自觉的课程文化 | 第16-17页 |
(三) 语文课程文化是独立的课程文化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语文新课程中教材的文化分析 | 第18-33页 |
一、语文教材与文化 | 第18-21页 |
(一) 语文教材是文化的传承的载体 | 第18-19页 |
(二) 语文教材自身就是文化的展现 | 第19-21页 |
二、语文新课程中教材的文化分析 | 第21-30页 |
(一) 语文新课程中教材的范文系统 | 第21-25页 |
(二) 语文新课程中教材的导学系统 | 第25-27页 |
(三) 语文新课程中教材的作业系统 | 第27-28页 |
(四) 语文新课程中教材的知识系统 | 第28-30页 |
三、语文新课程中教材的文化建构 | 第30-33页 |
(一) 由知识化走向人格化——以人为本的教材 | 第30-31页 |
(二) 由书本化走向生活化——根植生活的教材 | 第31-32页 |
(三) 由静态化走向动态化——动态发展的教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语文新课程中课堂的文化分析 | 第33-51页 |
一、课堂教学与文化 | 第33-35页 |
(一) 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整合型的文化 | 第33-34页 |
(二) 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型的文化 | 第34-35页 |
(三) 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情景型的文化 | 第35页 |
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分析 | 第35-40页 |
(一) “训诲—驯化型”古代语文课堂教学 | 第36-37页 |
(二) “传授—训练型”现代语文课堂教学 | 第37-38页 |
(三)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文化的品性 | 第38-40页 |
三、语文新课堂教学的文化之建构 | 第40-51页 |
(一) 对话型语文课堂教学文化 | 第41-43页 |
(二) 生态型语文课堂教学文化 | 第43-44页 |
(三) 生成型语文课堂教学文化 | 第44-47页 |
(四) 体验式语文课堂教学文化 | 第47-51页 |
第四章 语文新课程文化的未来走向 | 第51-62页 |
一、未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品质 | 第51-56页 |
(一) 未来语文新课程的生命性品质——文化的价值取向 | 第51-53页 |
(二) 未来语文新课程的生活性品质——文化的动态生成 | 第53-54页 |
(三) 未来语文新课程的生态性品质——文化的主体和谐 | 第54-55页 |
(四) 未来语文新课程的超越性品质——文化的反思回归 | 第55-56页 |
二、未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转型 | 第56-59页 |
(一) 未来的语文新课程应由工具性转向主体性存在 | 第56-57页 |
(二) 未来的语文新课程目标应由文化逐渐走向人化 | 第57-58页 |
(三) 未来的语文新课程文化应由民族化走向多元化 | 第58-59页 |
(四) 未来的语文新课程文化应由预设走向生成建构 | 第59页 |
三、分析语文新课程文化的价值意义 | 第59-62页 |
(一) 语文新课程文化促使语文课程与人的协调发展 | 第60页 |
(二) 语文新课程文化促使语文教学与当代文化相通 | 第60页 |
(三) 语文新课程文化分析促使教育研究视角的转变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