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公司并购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公司并购的目的 | 第12-21页 |
一、并购的分类及动机 | 第12-21页 |
1、水平兼并的动机 | 第12-14页 |
2、垂直兼并的动机 | 第14-17页 |
3、混合兼并的动机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制药行业环境分析及战略分析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制药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26页 |
一、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1、制药企业总体创新能力有限 | 第21-22页 |
2、医药产品技术含量低 | 第22页 |
3、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 | 第22页 |
二、医药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制药行业并购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一、宏观政策的推动 | 第26页 |
二、制药企业客观现状要求进行并购 | 第26-27页 |
三、跨国制药公司的压力迫使国内企业寻求并购的渠道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医药企业并购战略选择 | 第28-32页 |
一、加大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 | 第29页 |
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立法 | 第29-30页 |
三、推进企业重组和兼并 | 第30页 |
四、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生产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百利药业公司并购四川蜀乐药业公司案例研究 | 第32-71页 |
第一节 百利药业公司介绍 | 第32-42页 |
一、百利药业公司介绍 | 第32-42页 |
1、企业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 | 第32-34页 |
2、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劣势、行业排名情况 | 第34-36页 |
3、主营业务的规模、产量、结构、生命周期、生产设备及技术先进程度,市场份额及市场前景情况 | 第36-37页 |
4、核心竞争力分析(产品特点、新产品开发能力及赢利能力、技 术先进性、销售网络) | 第37-41页 |
5、企业销售能力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四川蜀乐药业公司介绍 | 第42-45页 |
一、蜀乐药业的优势 | 第43页 |
1、名声在外 | 第43页 |
2、品种丰富 | 第43页 |
3、“蜀乐药业”主要品种毛利较高 | 第43页 |
二、蜀乐药业的劣势 | 第43-45页 |
1、大输液行业的过度竞争 | 第43-44页 |
2、资不抵债且负债过重 | 第44-45页 |
3、经营管理混乱 | 第45页 |
4、不合理的股东结构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 第45页 |
第三节 百利收购蜀乐任重而道远 | 第45-49页 |
一、百利收购蜀乐情况介绍 | 第45-47页 |
二、百利药业收购蜀乐药业以后的发展前景 | 第47-49页 |
1、丰富的品种与强大的营销网络形成互补优势 | 第47-48页 |
2、获得新的市场份额 | 第48页 |
3、资产与生产规模,以及经营业绩都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 第48页 |
4、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 | 第48-49页 |
5、强大高效的营销体系 | 第49页 |
6、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 | 第49页 |
第四节 百利并购蜀乐药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49-71页 |
一、对目标企业的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选择适宜的并购战略应首先考虑并购的形式、目标企业和并购价格这3 个主要问题 | 第49-51页 |
1、并购形式的选择 | 第50-51页 |
2、并购目标企业的确定 | 第51页 |
3、并购价格 | 第51页 |
二、并购后百利规模扩大一倍,财务管理应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 第51-57页 |
1、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合理负债经营 | 第52-53页 |
2、切实加强货款回收工作,确保自有资金来源 | 第53-54页 |
3、管好用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第54-55页 |
4、盘活存量资金,挖掘资金管理深层潜力 | 第55-56页 |
5、抓好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 | 第56-57页 |
三、并购后,公司应根据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整合企业。波士顿矩阵分析整合后的百利产品 | 第57-64页 |
四、把握公司产品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内创造最大价值 | 第64页 |
五、在注重营销的同时,应当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 | 第64-65页 |
六、并购后,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 | 第65-71页 |
1、企业文化整合的重要性 | 第65-66页 |
2、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 | 第66-67页 |
(1)企业价值观 | 第66页 |
(2)企业经营方式 | 第66-67页 |
(3)企业思维方式 | 第67页 |
3、企业文化整合的具体操作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