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汉语名词作状语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0. 绪论第8-14页
   ·选题缘起第8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8-11页
     ·对名词作状语的研究第8-9页
     ·对名词作状语使用标记情况研究第9-10页
     ·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目标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 名词作状语的用例考察与分析第14-18页
   ·名词作状语的用例考察第14页
   ·名词作状语用例分析第14-17页
     ·四类名词作状语的比例及名词作状语的性质讨论第14-16页
     ·四类名词作状语的典型性第16-17页
     ·名词作状语内部情况第17页
   ·小结第17-18页
2. 各类名词使用介词情况以及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考察第18-24页
   ·表示的语法意义第18-19页
   ·皆可情况的名词作状语第19-21页
     ·皆可类名词作状语第19-20页
     ·皆可情况下只能使用介词标记形式作状语的名词第20-21页
   ·歧义的情况第21页
   ·四类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情况第21页
   ·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在四类名词中的分布情况第21-22页
   ·小结第22-24页
3. 皆可情况下对介词隐现问题的探讨第24-41页
   ·影响皆可情况下介词隐现的制约因素第24-27页
     ·谓语有界无界的影响第24-26页
     ·韵律的影响第26-27页
   ·构式框架下的“音节标界限制规则”第27-40页
     ·Pre1N1的隐现规律第27-31页
     ·Pre1N2的隐现规律第31-34页
     ·Pre2N1的隐现规律第34-35页
     ·Pre2N2的隐现规律第35-37页
     ·Pre1N3的隐现规律第37-38页
     ·Pre2N3的隐现规律第38-39页
     ·几种形式的比较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4. 影响介词隐现的其它因素第41-45页
   ·使用介宾短语作状语第41-42页
   ·使用名词直接作状语第42-43页
   ·介词的隐现还受具有共同语义特征的其它成员的影响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5. 结语第45-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84页
 表1 表人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第53-54页
 表2 表物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第54-55页
 表3 表空间类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第55页
 表4 表抽象事物类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第55-58页
 表5 表人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第58-59页
 表6 表物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第59-64页
 表7 表空间类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第64-66页
 表8 表抽象事物类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分析与举例第66-81页
 表9 四类名词作状语语法意义汇总第81-84页
后记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母语者与日本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音位/u/的声学特征比较--基于汉语中介语-HSK甲级字音节语音语料库的研究
下一篇:现代汉语意译词语形义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