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0-14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第一章 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 第18-25页 |
一、自建校至新课程改革之前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 第19-20页 |
二、新课程改革以来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 第20-25页 |
(一) 开展了系列的赫哲族文化教学活动 | 第21-23页 |
(二) 出版了《赫哲族文化课程》校本教材 | 第23-24页 |
(三) 建立了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网站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赫哲族文化课程建设的经验 | 第25-29页 |
一、国家政策倾斜以及上级行政部门、社会各界亲切关怀 | 第25-26页 |
二、国家、省、市有关领导部门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 | 第26-27页 |
三、媒体的关注与宣传 | 第27页 |
四、配备了优秀的校长 | 第27页 |
五、“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工作理念 | 第27-28页 |
六、敬业的教师队伍 | 第28页 |
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赫哲族文化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一) 只有个别教师参与赫哲族文化教育活动 | 第29页 |
(二) 缺少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的配套设施 | 第29页 |
(三) 课程目标体系不完整 | 第29-30页 |
(四) 课程内容不全面 | 第30页 |
(五)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3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一) 多数教师对赫哲族文化知之甚少 | 第30页 |
(二) 缺少专项资金 | 第30-31页 |
(三) 缺少理论指导 | 第31页 |
(四) 课时量有限 | 第31页 |
(五) 政策倾斜不到位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系统化建设 | 第32-43页 |
一、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总体规划 | 第32-33页 |
(一) 课程性质和地位 | 第32页 |
(二) 总目标 | 第32页 |
(三) 课程实施及评价 | 第32-33页 |
二、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具体学科建设 | 第33-39页 |
(一) 赫哲族语言课程建设 | 第33-35页 |
(二) 赫哲族体育课程建设 | 第35-36页 |
(三) 赫哲族音乐课程建设 | 第36-38页 |
(四) 赫哲族文化其他学科建设 | 第38-39页 |
三、赫哲族民族文化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 第39-41页 |
四、班级文化建设 | 第41页 |
五、校园文化建设 | 第41-43页 |
(一) 建立“赫哲族文化展室” | 第41-42页 |
(二) 开展赫哲族文化活动 | 第42页 |
(三) 加强赫哲文化渲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