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7页 |
(一)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当前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3-17页 |
第一部分 道家思想人文要素在教材选文篇目中的体现 | 第17-28页 |
(一) 教材篇目中蕴含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分析 | 第17-23页 |
1、庄子及其作品 | 第17-18页 |
2、陶渊明及其作品 | 第18-19页 |
3、李白及其作品 | 第19-21页 |
4、苏轼及其作品 | 第21-22页 |
5、现当代作家及其作品 | 第22-23页 |
(二) 作品中道家人文要素的主要表现 | 第23-28页 |
1、人与自然——自然无为、反朴归真 | 第23-24页 |
2、人与社会——和谐不争、质朴豁达 | 第24-26页 |
3、人与自身——精神自由、知天乐命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道家思想在培养人文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8-35页 |
(一) 比较分析教材作品中儒道思想的人文精神 | 第28-32页 |
1、先秦儒家作品与道家作品中人文精神 | 第28-30页 |
2、受儒道互补影响的名家分析——以李白、苏轼为例 | 第30-32页 |
(二) 比较分析教材中道家思想与西方人文精神 | 第32-33页 |
(三) 道家思想在建构当代人文精神中的意义 | 第33-35页 |
第三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用道家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 第35-55页 |
(一) 重新定位作品教学中人文教育目标 | 第35-38页 |
1、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35-36页 |
2、培养学生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及健全人格 | 第36-38页 |
(二) 结合教学实践谈道家思想在培养人文精神过程中的实施 | 第38-55页 |
1、摆脱政治道德说教模式,打破“重儒轻道”的教育思维 | 第38-40页 |
2、提升教师素养,挖掘和探索教学中道家人文要素 | 第40-43页 |
3、重视作品审美体验,使学生体味道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 第43-47页 |
4、提倡语言、文学、思想融合,历史、艺术、生活实际结合 | 第47-50页 |
5、把语文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道家人文理念来指导学生学习、生活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