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批判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5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4页
  (一) 国内研究情况第12-13页
  (二) 国外研究情况第13-14页
 二、论文研究思路及相关说明第14-15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相关说明第14-15页
第一章 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界定第15-19页
 一、中学作文教学相关概念辨析第15-17页
  (一) 实用文体、文学文体、教学文体第15-16页
  (二) 写作、作文第16-17页
 二、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界定第17-19页
  (一) 从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度看第17-18页
  (二) 从作文教学的意义层面看第18-19页
第二章 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表现第19-46页
 一、内容虚假第19-27页
  (一) 细节的失真第19-21页
  (二) 故事的神化第21-24页
  (三) 情节的臆造第24-27页
 二、感情造作第27-31页
  (一) 矫情第27-29页
  (二) 煽情第29-30页
  (三) 滥情第30-31页
 三、语言虚空第31-38页
  (一) 说教腔第31-34页
  (二) 浮华腔第34-35页
  (三) 网络腔第35-36页
  (四) 港台腔第36-38页
 四、结构僵化第38-41页
  (一) “起承转合”模式第38-39页
  (二) “杨朔散文”模式第39-40页
  (三) “秋雨散文”模式第40-41页
  (四) “片断组合”模式第41页
 五、文体不符第41-44页
  (一) 淡化文体第42-43页
  (二) 滥用文体第43-44页
 六、作文套作第44-46页
  (一) 抄袭第44页
  (二) 宿构第44-46页
第三章 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危害第46-52页
 一、降低表达水平第46-48页
  (一) 基础表达方面第46-47页
  (二) 创意表达方面第47-48页
 二、弱化思维能力第48-49页
  (一) 学生不愿思考第48页
  (二) 学生不会思考第48-49页
 三、影响审美趣味第49-50页
  (一) 美丑不分第49页
  (二) 以丑为美第49-50页
 四、扭曲人格精神第50-52页
  (一) 泯灭个性第50页
  (二) 扭曲人格第50页
  (三) 漠视生命第50-52页
第四章 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成因第52-60页
 一、从教师方面分析第52-57页
  (一) 教学目标功利第52-53页
  (二) 教学内容无效第53-55页
  (三) 教学过程随意第55-56页
  (四) 教学评价偏颇第56-57页
 二、从学生方面分析第57-60页
  (一) 学生主体的迷失第57-58页
  (二) 作文内容的空泛第58-59页
  (三) 写作策略的欠缺第59-60页
第五章 改变中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策略第60-80页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入手第60-72页
  (一) 明确教学目标第60-62页
  (二) 充实教学内容第62-68页
  (三) 完善教学过程第68-72页
  (四) 提倡多元评价第72页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入手第72-77页
  (一) 回归主体真实第72-73页
  (二) 积累相关体验第73-76页
  (三) 强化几种意识第76-77页
 三、RAFT写作策略介绍及运用第77-80页
结语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古诗文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道家思想与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