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委婉表达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委婉表达的存在第8-9页
   ·委婉表达研究概述第9-14页
     ·中国委婉表达研究第9-13页
     ·国外委婉表达研究第13-14页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理论基础第14-15页
   ·创新点和研究价值第15-16页
第二章 委婉表达的定义和特点第16-24页
   ·委婉表达现有定义第16-19页
     ·辞格和语言及言语的区分第16-17页
       ·定义中存在仍需定义的概念第17-18页
     ·外延及范畴第18-19页
   ·委婉表达的重新定义第19-20页
   ·委婉表达的特点第20-24页
     ·委婉表达的总体特点第20-21页
     ·委婉表达的语言学特点第21-24页
第三章 委婉表达的分类与构造方式第24-33页
   ·委婉表达的分类第24-26页
     ·规约化程度标准第24页
     ·婉指对象标准第24-25页
     ·语用标准第25页
     ·语法标准第25页
     ·层次范围标准第25-26页
   ·委婉表达的构造方式第26-33页
     ·语音方式第26页
     ·词汇语义方式第26-31页
     ·语法方式第31-33页
第四章 委婉表达的机制与根本动因第33-43页
   ·委婉表达的机制第33-36页
     ·美化机制第33页
     ·距离机制第33-35页
     ·弱化机制第35-36页
   ·委婉表达的根本动因第36-43页
     ·委婉表达的行为动因第36-37页
     ·委婉表达的使用动因第37-43页
第五章 委婉表达的语用价值第43-50页
   ·避讳目的第43-46页
   ·礼貌目的第46-47页
   ·掩饰目的第47-48页
   ·求雅目的第48-49页
   ·诙谐讽刺目的第49-50页
总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不P+X”格式研究
下一篇:现代汉语两种黏合式名词性结构:“VN1N2”、“N1V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