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文献检索法 | 第11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3.实证分析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框架 | 第12页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一)诚信领导理论综述 | 第14-16页 |
1.诚信的概念 | 第14页 |
2.关于领导的相关理论 | 第14页 |
3.诚信领导的概念 | 第14-16页 |
4.诚信领导的维度 | 第16页 |
(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1.领导—成员交换的概念 | 第16-17页 |
2.领导—成员交换的维度 | 第17-18页 |
(三)员工创新绩效理论综述 | 第18-20页 |
1.员工创新绩效的定义 | 第18-19页 |
2.员工创新绩效的维度 | 第19-20页 |
(四)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20页 |
1.诚信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 第20页 |
2.诚信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的关系研究 | 第20页 |
(五)总结分析 | 第20-22页 |
三、研究模型及假设 | 第22-30页 |
(一)研究模型 | 第22-23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23-26页 |
1.诚信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假设 | 第23页 |
2.诚信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的关系及假设 | 第23-24页 |
3.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假设 | 第24页 |
4.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及假设 | 第24-25页 |
5.人口学变量与研究变量的关系及假设 | 第25-26页 |
(三)问卷设计 | 第26-28页 |
1.问卷结构 | 第26页 |
2.变量测量 | 第26-28页 |
(四)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 | 第28-30页 |
四、实证分析 | 第30-46页 |
(一)描述性分析 | 第30-31页 |
(二)信度分析 | 第31-32页 |
(三)效度分析 | 第32-35页 |
1.诚信领导量表效度分析 | 第32-33页 |
2.领导─成员交换量表效度分析 | 第33-34页 |
3.员工创新绩效量表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四)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五)回归分析 | 第36-39页 |
1.诚信领导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2.诚信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的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3.领导—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38-39页 |
(六)研究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效果 | 第39-41页 |
1.情感作为中介变量对诚信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 第39-40页 |
2.贡献作为中介变量对诚信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 第40-41页 |
3.专业贡献作为中介变量对诚信领导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 | 第41页 |
(七)人口学变量对研究变量的影响研究 | 第41-45页 |
1.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性 | 第42-43页 |
2.研究变量在学历上的差异性 | 第43-44页 |
3.研究变量在工龄上的差异性 | 第44-45页 |
(八)理论模型验证 | 第45-46页 |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1.诚信领导部分维度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 第46页 |
2.诚信领导各维度对领导─成员交换有正向影响 | 第46-47页 |
3.领导─成员交换各维度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 第47页 |
4.领导─成员交换作为中介变量起到了显著影响 | 第47页 |
5.部分人口学变量对研究变量有影响 | 第47-48页 |
(二)对策建议 | 第48-50页 |
1.诚信领导的自我培养 | 第48页 |
2.建立和完善诚信领导的甄选机制 | 第48-49页 |
3.改善领导与成员之间的关系 | 第49页 |
4.对员工创造力培训 | 第49-50页 |
六、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0-51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50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