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高速铁路ATO系统 | 第14-26页 |
2.1 城际铁路CTCS2+ATO系统 | 第14-18页 |
2.1.1 CTCS2+ATO系统地面设备组成 | 第15-16页 |
2.1.2 CTCS2+ATO系统车载设备组成 | 第16-17页 |
2.1.3 CTCS2+ATO系统功能原理 | 第17-18页 |
2.2 高速铁路CTCS3+ATO列控系统 | 第18-23页 |
2.2.1 CTCS3+ATO系统地面设备组成 | 第19-20页 |
2.2.2 CTCS3+ATO系统车载设备组成 | 第20-22页 |
2.2.3 CTCS3+ATO系统功能原理 | 第22-23页 |
2.3 CTCS2+ATO系统与CTCS3+ATO系统区别 | 第23-24页 |
2.3.1 车地通信模式 | 第23页 |
2.3.2 车载ATO设置方式 | 第23-24页 |
2.3.3 运行计划处理方面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既有城际铁路CTCS-2 级列控系统融合ATO的方案 | 第26-40页 |
3.1 CTCS2+ATO系统运用现状 | 第26-31页 |
3.1.1 站台门问题 | 第26-28页 |
3.1.2 车地通信问题 | 第28页 |
3.1.3 自动开门问题 | 第28-31页 |
3.2 既有城际铁路状况 | 第31-32页 |
3.3 方案的选择 | 第32-39页 |
3.3.1 基于GSM-R通信的技术方案 | 第33-36页 |
3.3.2 基于司机估值的技术方案 | 第36-38页 |
3.3.3 技术改造难点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既有城际线路CTCS-2 系统融合ATO工程的施工组织 | 第40-44页 |
4.1 施工前期准备 | 第40-41页 |
4.2 技术改造方式 | 第41页 |
4.3 施工管理措施 | 第41-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既有城际线路CTCS-2 系统融合ATO工程的验收组织 | 第44-54页 |
5.1 静态验收 | 第44-46页 |
5.1.1 地面设备的静态验收 | 第45页 |
5.1.2 ATO的静态验收 | 第45-46页 |
5.2 动态验收 | 第46-52页 |
5.2.1 试验前准备工作 | 第46-47页 |
5.2.2 试验项目 | 第47-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