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2-28页 |
一、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 | 第12页 |
二、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12-15页 |
三、研究史料及文献 | 第15-20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五、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26页 |
六、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26-27页 |
七、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第一章 杨增新主政时期新疆的对外关系 | 第28-70页 |
第一节 1912年—1928年国内外形势及新疆的态势 | 第28-29页 |
一、1912年—1928年的国内外形势及对新疆的影响 | 第28页 |
二、杨增新主政时新疆的态势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新疆与俄国(苏联)的关系 | 第29-53页 |
一、1912年—1917年新疆与俄国的关系 | 第29-39页 |
二、1917年—1928年新疆与苏俄(联)的关系 | 第39-44页 |
三、新疆与俄(苏)的经济贸易 | 第44-53页 |
第三节 新疆与英(印)关系 | 第53-60页 |
一、英国对新疆的意图 | 第53页 |
二、新疆与英国的交涉 | 第53-58页 |
三、新疆与英(印)贸易 | 第58-60页 |
第四节 新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 第60-65页 |
一、新疆与日本的关系 | 第60-61页 |
二、新疆与阿富汗的关系 | 第61-63页 |
三、新疆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德国的关系 | 第63-65页 |
第五节 杨增新时期新疆对外关系的特点之评价 | 第65-70页 |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 第65-66页 |
二、不逾越中央政府的权力 | 第66-67页 |
三、侧重与俄(苏)的交涉 | 第67-68页 |
四、使外国势力相互制约 | 第68-69页 |
五、和平办理交涉 | 第69-70页 |
第二章 金树仁主政时期新疆的对外关系 | 第70-100页 |
第一节 1928年—1933年国内外形势及金树仁主政新疆 | 第70-72页 |
一、1928年—1933年的国际国内形势 | 第70-71页 |
二、金树仁主政时新疆的形势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新疆与苏联的关系 | 第72-85页 |
一、苏联对新疆的意图 | 第72-73页 |
二、新疆与苏联的关系 | 第73-78页 |
三、新疆与苏联的贸易关系 | 第78-85页 |
第三节 新疆与英国的关系 | 第85-93页 |
一、英国对新疆策略的调整 | 第85-86页 |
二、新疆与英国在政治、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涉 | 第86-90页 |
三、新疆与英国的贸易 | 第90-93页 |
第四节 新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 第93-97页 |
一、新疆与日本、土耳其的关系 | 第93-95页 |
二、新疆与德国、法国的关系 | 第95-96页 |
三、新疆与阿富汗以及非政府层面的关系 | 第96-97页 |
第五节 金树仁主政时期新疆对外关系的特点之评析 | 第97-100页 |
一、突出个人利益 | 第97-98页 |
二、内政崩坏导致外患介入 | 第98页 |
三、均衡局势打破 | 第98-99页 |
四、“对外关系多元化政策”失败 | 第99-100页 |
第三章 盛世才主政时期新疆的对外关系 | 第100-146页 |
第一节 1933年—1944年的国内外形势及盛世才主政新疆 | 第100-101页 |
一、1933年—1944年的国内外形势 | 第100-101页 |
二、盛世才主政新疆时的形势 | 第101页 |
第二节 新疆与苏联的关系 | 第101-126页 |
一、苏联对新疆政策变化 | 第101-102页 |
二、新疆亲苏政策的形成 | 第102-103页 |
三、新疆与苏联合作 | 第103-116页 |
四、新疆与苏联关系破裂 | 第116-122页 |
五、新疆与苏联的贸易 | 第122-126页 |
第三节 新疆与英国的关系 | 第126-138页 |
一、盛世才时期排斥、限制英国势力的原因 | 第126-127页 |
二、新疆和英国的关系 | 第127-136页 |
三、新疆与英(印)的贸易 | 第136-138页 |
第四节 新疆与其它国家的关系 | 第138-142页 |
一、新疆和美国的关系 | 第138-140页 |
二、新疆与德国的关系 | 第140页 |
三、新疆与日本的关系 | 第140-141页 |
四、新疆和土耳其的关系 | 第141-142页 |
五、新疆和阿富汗的关系 | 第142页 |
第五节 盛世才时期新疆对外关系的特点之评析 | 第142-146页 |
一、外交权收归民国政府 | 第142-143页 |
二、存在脱离中国的危险 | 第143页 |
三、转向中央政府 | 第143-144页 |
四、传统外国势力在新疆的影响受到削弱 | 第144页 |
五、新疆依旧是各国相互制衡的一个筹码 | 第144-145页 |
六、盛世才亲苏政策影响到新疆的内政 | 第145页 |
七、新兴势力美国的介入 | 第145-146页 |
第四章 国民政府控制时期新疆的对外关系 | 第146-183页 |
第一节 1944年—1949年国际国内形势和国民政府控制新疆 | 第146-151页 |
一、1944年—1949年国际国内形势 | 第146-148页 |
二、国民政府控制新疆 | 第148-151页 |
第二节 新疆与苏联的关系 | 第151-171页 |
一、苏联对新疆的策略变化 | 第151-152页 |
二、国民政府统治新疆时期的对苏政策 | 第152-154页 |
三、新疆与苏联的关系 | 第154-168页 |
四、新疆与苏联的贸易 | 第168-171页 |
第三节 新疆与美国的关系 | 第171-177页 |
一、美国在新疆的活动 | 第171-176页 |
二、美国在新疆活动的特点 | 第176-177页 |
第四节 新疆与英国的关系 | 第177-180页 |
一、英国在新疆的活动 | 第177-179页 |
二、英国在新疆活动的特点 | 第179-180页 |
第五节 国民政府统治新疆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 第180-183页 |
一、中央政府决定新疆的对外事务 | 第180页 |
二、既亲苏又亲英美的特殊政策 | 第180-181页 |
三、美苏竞争取代英苏竞争 | 第181页 |
四、外国势力支持新疆的分裂势力 | 第181-182页 |
五、新疆的对苏交涉具有被动性 | 第182-183页 |
结论 | 第183-191页 |
一、民国时期中国新疆对外关系的特殊性 | 第183-184页 |
二、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演变 | 第184-185页 |
三、民国时期新疆对外关系的脉络 | 第185-186页 |
四、民国时期新疆对外关系的反思 | 第186-191页 |
参考文献 | 第191-203页 |
附录 | 第203-2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2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