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教材的重要性 | 第8-9页 |
1.1.2 例题在数学教材与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9页 |
1.1.3 教师对新教材例题编写的反映 | 第9-10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2.1.1 教材及新教材 | 第12-13页 |
2.1.2 例题 | 第13-14页 |
2.1.3 特点及例题编写特点 | 第14-1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2.2.1 小学数学教材的文本研究 | 第15-18页 |
2.2.2 数学教材中例题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2.3 总体评述 | 第23-25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3.4 研究对象 | 第26-28页 |
4 例题编写特点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28-45页 |
4.1 新课标中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4.1.1 《新课标》中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4.1.2 《上海市新课标》中与例题编写相关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4.2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30页 |
4.3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30-43页 |
4.3.1 例题所属的知识领域 | 第30-31页 |
4.3.2 例题的问题表述 | 第31-33页 |
4.3.3 例题所含插图 | 第33-35页 |
4.3.4 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 第35-36页 |
4.3.5 例题所含点拨 | 第36-37页 |
4.3.6 例题对学习方式的引导 | 第37-39页 |
4.3.7 例题所含的启发方法 | 第39-43页 |
4.4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的实施方法 | 第43-45页 |
5 例题文本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45-60页 |
5.1 例题所属的知识领域 | 第45-46页 |
5.2 例题的问题表述 | 第46-49页 |
5.2.1 提出问题的句式 | 第46-48页 |
5.2.2 提出问题的类型 | 第48-49页 |
5.3 例题所含的插图情况 | 第49-51页 |
5.3.1 插图类型 | 第49-50页 |
5.3.2 插图内容 | 第50-51页 |
5.4 例题对知识的处理方式 | 第51-52页 |
5.5 有无点拨及点拨类型 | 第52-55页 |
5.6 例题对学习方式的引导 | 第55-56页 |
5.6.1 例题所含动手操作的引导 | 第55-56页 |
5.6.2 例题所含合作交流的引导 | 第56页 |
5.7 例题所含启发方法 | 第56-58页 |
5.8 其他 | 第58-60页 |
5.8.1 包含提出问题提示语 | 第58-59页 |
5.8.2 应用“四步解题法”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0-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5页 |
6.1.1 例题所属知识领域符合《新课标》、《上海市新课标》要求 | 第60页 |
6.1.2 例题的问题提出方式倾向于疑问句 | 第60-61页 |
6.1.3 例题呈现一定数量的开放型例题 | 第61页 |
6.1.4 例题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 | 第61-62页 |
6.1.5 例题编写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第62页 |
6.1.6 例题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 第62页 |
6.1.7 例题注重在关键处点拨 | 第62-63页 |
6.1.8 例题重视动手操作引导 | 第63页 |
6.1.9 例题重视启发方法使用 | 第63-64页 |
6.1.10 四个版本新教材各自的例题编写特点 | 第64-65页 |
6.2 对小学数学二年级新教材例题编写的建议 | 第65-69页 |
6.2.1 切实保证例题编写个性化特点 | 第65-66页 |
6.2.2 适度增加问题开放型例题比例 | 第66页 |
6.2.3 重视含数学史插图例题的编写 | 第66页 |
6.2.4 增加模型图的编排、使用 | 第66-67页 |
6.2.5 重视含“使用方程”启发方法例题的编写 | 第67-68页 |
6.2.6 例题编写努力将“提出问题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 第68-69页 |
7 结束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