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一)课程改革的产物 | 第10页 |
(二)教学实践的需要 | 第10-11页 |
(三)学生发展的需求 | 第11页 |
(四)高考解题的关键 | 第11-13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运用史料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运用考据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16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6-20页 |
(一)有利于解决材料分析试题 | 第16-17页 |
(二)有利于提高师生阅读能力 | 第17页 |
(三)有利于促进理解超越教材 | 第17-18页 |
(四)有利于学生心理认知发展 | 第18-19页 |
(五)有利于培养实证探究精神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历史实证的特征 | 第20-24页 |
一、哲学任务是对现象的研究 | 第20-21页 |
二、关注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 第21-22页 |
三、揭示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历史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建议 | 第24-34页 |
一、历史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第24-30页 |
(一)误化史料范畴 | 第25-28页 |
(二)泛化实证教学 | 第28页 |
(三)伪化实证训练 | 第28-29页 |
(四)简化实证逻辑 | 第29-30页 |
二、历史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改进建议 | 第30-34页 |
(一)提高教师实证素养 | 第30页 |
(二)适度适量而不滥用 | 第30-31页 |
(三)关注最新学术成果 | 第31-32页 |
(四)注意各学科间结合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历史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 第34-38页 |
一、质疑考证原则 | 第34-35页 |
(一)有疑必考无证不信 | 第34页 |
(二)避免间接引用致误 | 第34-35页 |
(三)查阅汇编类书籍 | 第35页 |
(四)及时发现纠正错误 | 第35页 |
二、方法实用原则 | 第35-36页 |
三、逻辑严密原则 | 第36页 |
四、史料翔实原则 | 第36-37页 |
五、设计灵活原则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培养学生实证能力的策略及有效途径 | 第38-44页 |
一、培养学生实证能力的策略 | 第38-39页 |
(一)基于孤证不立的多视角考证 | 第38页 |
(二)基于来源多样性的针对训练 | 第38-39页 |
二、培养学生实证能力的有效途径 | 第39-44页 |
(一)实物教学:展示实物或仿制品 | 第39-40页 |
(二)影像教学:播放相关影视资料 | 第40-41页 |
(三)创新方法:研读相关史料文献 | 第41-42页 |
(四)参观教学: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 第42-44页 |
第五章 教学设计案例——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例 | 第44-54页 |
一、教材分析 | 第44-45页 |
二、过程设计 | 第45-52页 |
三、教学反思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 | 第62-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