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内燃机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思路 | 第13-15页 |
1.3 内燃机代用燃料研究回顾 | 第15-19页 |
1.3.1 含氧燃料 | 第15-18页 |
1.3.2 合成燃料 | 第18-19页 |
1.4 费托合成柴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4.1 GTL在发动机上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2 BTL在发动机上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3 CTL在发动机上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试验研究平台建立及试验燃料制取 | 第26-37页 |
2.1 试验平台搭建 | 第26-32页 |
2.1.1 试验用发动机 | 第26页 |
2.1.2 试验测控系统 | 第26-32页 |
2.2 EGR及喷油参数调控系统 | 第32-35页 |
2.2.1 燃油喷射控制系统 | 第32-33页 |
2.2.2 EGR控制系统 | 第33-35页 |
2.3 试验燃料制取 | 第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煤基合成柴油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37-57页 |
3.1 CTL对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 CTL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38-42页 |
3.2.1 发动机燃烧特性对比 | 第38-41页 |
3.2.2 发动机排放特性对比 | 第41-42页 |
3.3 CTL对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 | 第42-45页 |
3.3.1 发动机燃用CTL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3.3.2 芳烃含量对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 EGR对CTL发动机排放及粒度分布的影响研究 | 第45-49页 |
3.4.1 排放特性分析 | 第45-46页 |
3.4.2 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性分析 | 第46-49页 |
3.5 瞬变工况下CTL对发动机排放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 | 第49-55页 |
3.5.1 瞬变率对排放及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0-52页 |
3.5.2 引入EGR对瞬变过程排放及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2-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CTL及其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研究 | 第57-81页 |
4.1 CTL/国V柴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第57-64页 |
4.1.1 CTL/国V柴油混合燃料动力性经济性对比 | 第57-58页 |
4.1.2 CTL/国V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及排放特性对比 | 第58-60页 |
4.1.3 EGR对CTL/国V柴油混合燃料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60-64页 |
4.2 CTL/国V柴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4-69页 |
4.2.1 喷油压力对混合燃料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2 喷油压力及EGR协同作用对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66-69页 |
4.3 CTL/DMC混合燃料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第69-76页 |
4.3.1 动力性及经济性对比 | 第69-70页 |
4.3.2 燃烧及排放特性对比 | 第70-73页 |
4.3.3 EGR对CTL/DMC混合燃料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73-76页 |
4.4 CTL/DMC混合燃料对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76-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第81-8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个人简介 | 第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