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著作权边界及保护机制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6页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第9-10页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梳理与现状评述第11-16页
        (一) 我国民间文艺特别保护条例的总体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 海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三) 公有领域保护模式研究现状第14页
        (四) 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私法保护研究评述及思考第14-16页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保护机制的立法要点第16-30页
    第一节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特殊条例下的自在特质相对概念第17-18页
    第二节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主体归属第18-20页
        一、现阶段主体归属的实施难点与代行主体第18-19页
        二、适格代行主体的选择及意义第19-20页
    第三节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客体固定问题第20-24页
        一、原生作品数字化载体的选择及原因第20-22页
        二、客体与权利内容间的协同性关系第22-24页
    第四节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权利内容与划定第24-29页
        一、经济权利的制定第24-27页
        二、经济权利付酬内容设定的要点及权利期限划定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保护参照系设立的可行性第30-42页
    第一节 技术协同模式的起源与参照系可行性基础第31-33页
        一、世纪初数据库的设计局限性及影响第31-32页
        二、以协同生产原则为核心的可行性基础第32-33页
    第二节 参照系的功能设计第33-37页
        一、参照系音乐形态判定基础功能设计第33-35页
        二、作品形态判定功能的设计第35-37页
    第三节 参照系总体设计阶段及现阶段设计解决方案第37-40页
        一、参照系的总体设计阶段第37-38页
        二、参照系的基础设计阶段——资料汇集阶段第38-39页
        三、参照系现阶段的设计挑战及解决方案第39-40页
    第四节 参照系的衍生价值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现阶段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保护尝试第42-51页
    第一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草案)的立法尝试第42-45页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草案)的积极意义第42-43页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草案)的执行局限性第43-45页
    第二节 民族民间音乐版权边界研讨会的探索尝试第45-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2-56页
    一、中文参考文献第52-55页
        (一) 著作第52-54页
        (二) 论文第54-55页
        (三)法律条文及案例第55页
    二、英文参考文献第55-56页
附录第56-74页
    一: 民族民间音乐周——民族民间音乐版权边界研讨会照片第56-58页
    二: 民族民间音乐版权边界辨析场海报第58-59页
    三: 本人在读期间实践成果选录第59-74页
后记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雄县杜庄音乐会与刘家吹打班比较研究
下一篇:小提琴复调音乐中的瑰宝—巴赫《恰空》研究与演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