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2.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目前研究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手机依赖倾向 | 第12-14页 |
2.1.1 手机依赖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手机依赖的普遍性 | 第12-13页 |
2.1.3 手机依赖的人口学研究 | 第13-14页 |
2.2 社交焦虑 | 第14-15页 |
2.3 应对方式 | 第15页 |
2.4 青年人群体特点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 第15-16页 |
2.5 手机依赖倾向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2.5.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5.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6 手机依赖倾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 第18-19页 |
第3章 青年人手机依赖问卷 | 第19-40页 |
3.1 问卷的设计构想 | 第19页 |
3.1.1 设计目的 | 第19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3.2 项目的收集与编制 | 第19-20页 |
3.2.1 访谈及开放式问卷 | 第19-20页 |
3.2.2 问卷项目的收集和编制 | 第20页 |
3.3 预测过程 | 第20-25页 |
3.3.1 被试情况 | 第20页 |
3.3.2 预测问卷项目分析 | 第20-22页 |
3.3.3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3.4 信效度分析 | 第25-28页 |
3.4.1 被试 | 第25页 |
3.4.2 测量和分析工具 | 第25-26页 |
3.4.3 信度分析 | 第26页 |
3.4.4 效度分析 | 第26-28页 |
3.5 问卷编制的讨论与分析 | 第28-29页 |
3.5.1 青年人手机依赖的维度 | 第28页 |
3.5.2 结论 | 第28-29页 |
3.6 自编问卷对青年人手机依赖倾向的分析 | 第29-40页 |
3.6.1 研究被试 | 第29页 |
3.6.2 研究工具 | 第29页 |
3.6.3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6.4 分析过程 | 第29-36页 |
3.6.5 讨论与分析 | 第36-40页 |
第4章 研究过程 | 第40-43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40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40-43页 |
4.3.1 研究被试 | 第40页 |
4.3.2 研究工具 | 第40-42页 |
4.3.3 数据处理 | 第42-43页 |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5.1 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5.1.1 手机依赖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5.1.2 手机依赖和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5.1.3 社交焦虑和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45页 |
5.1.4 社交焦虑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 第45-46页 |
5.2 讨论 | 第46-49页 |
5.2.1 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 第46-48页 |
5.2.2 手机依赖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 第48页 |
5.2.3 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 第48-49页 |
5.2.4 社交焦虑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 第49页 |
5.3 建议和对策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6.3 创新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4页 |
附录A | 第57-62页 |
A.1 手机使用开放式问卷(访谈) | 第57页 |
A.2 手机依赖问卷(预测) | 第57-60页 |
A.3 手机依赖问卷(正式) | 第60-62页 |
附录B | 第62-64页 |
B.1 社交焦虑量表 | 第62-63页 |
B.2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