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基于IGBT的串联谐振式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感应加热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2-14页
        1.2.1 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2 发展趋势第13-14页
    1.3 感应加热的物理基础第14-17页
        1.3.1 感应加热原理第14-16页
        1.3.2 感应加热的三种效应第16-17页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第17页
    1.5 本章小结第17-19页
2 感应加热电源系统方案设计第19-33页
    2.1 调功方式第19-22页
        2.1.1 直流调功第19-21页
        2.1.2 逆变调功第21-22页
        2.1.3 调功方案选择第22页
    2.2 串、并负载拓扑特性分析第22-30页
        2.2.1 并联谐振负载分析第23-25页
        2.2.2 并联电流型逆变拓扑特性第25-26页
        2.2.3 串联谐振负载分析第26-29页
        2.2.4 串联电压型逆变拓扑特性第29-30页
    2.3 负载拓扑优缺点对比和选择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 串联谐振感应电源原理分析第33-47页
    3.1 串联电压型逆变电路基本原理第33-39页
        3.1.1 工作状态分析第33-36页
        3.1.2 死区时间策略第36-39页
    3.2 串联负载匹配方案第39-41页
        3.2.1 静电感应匹配法第39-40页
        3.2.2 电磁耦合法第40-41页
    3.3 匹配变压器设计第41-42页
    3.4 斩波调功控制策略第42-44页
    3.5 频率跟踪方式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4 串联感应加热电源样机设计第47-69页
    4.1 技术要求第47页
    4.2 总体方案第47-48页
    4.3 主电路拓扑第48-57页
        4.3.1 整流电路设计第49-52页
        4.3.2 Buck斩波调功电路设计第52-53页
        4.3.3 逆变电路参数计算第53-54页
        4.3.4 负载槽路设计第54-57页
    4.4 系统控制策略第57-61页
        4.4.1 主程序流程第57-58页
        4.4.2 Buck斩波调功流程第58-60页
        4.4.3 死区时间控制和负载频率跟踪第60-61页
    4.5 保护及故障处理方式第61-62页
    4.6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第62-63页
    4.7 电源损耗分析第63-65页
        4.7.1 三相不控整流桥损耗第63页
        4.7.2 斩波调功电路损耗第63-64页
        4.7.3 逆变IGBT损耗第64-65页
        4.7.4 其余损耗估算第65页
    4.8 电源输出布局设计第65-66页
    4.9 串联感应加热电源样机照片第66-67页
    4.10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仿真及样机结果分析第69-79页
    5.1 Matlab主电路仿真第69-72页
        5.1.1 仿真主电路搭建第69-70页
        5.1.2 仿真波形分析第70-72页
    5.2 散热系统仿真第72-73页
    5.3 试验结果分析第73-78页
        5.3.1 主要波形分析第73-77页
        5.3.2 电源输出性能分析第77页
        5.3.3 散热效果分析第77-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6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3-8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年人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倾向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靠性分析的风电机组状态维修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