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虚拟实验的概述 | 第9-11页 |
一、 虚拟实验的概念 | 第9页 |
二、 虚拟实验的特点 | 第9-11页 |
第二节 虚拟实验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国内外虚拟实验的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二、 我国虚拟实验的研究重心 | 第13页 |
第三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缘由 | 第13-16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4页 |
二、 选题的缘由 | 第14-16页 |
第四节 虚拟实验平台进入初中化学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一、 虚拟实验平台进入初中化学课堂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 第16页 |
二、 虚拟实验平台进入初中化学课堂在实际中是可行的 | 第16-17页 |
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第六节 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虚拟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第20-29页 |
第一节 虚拟实验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二、 探究性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三、 自主学习理论 | 第22-23页 |
四、 生态学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虚拟实验的技术支撑 | 第24-28页 |
一、 成型的虚拟实验平台 | 第24-25页 |
二、 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工具 | 第25-27页 |
三、 典型的中学虚拟实验平台的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 第29-48页 |
第一节 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29-33页 |
一、 虚拟实验平台的结构模型 | 第29-30页 |
二、 虚拟实验平台的模块内容 | 第30-31页 |
三、 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环境 | 第31-33页 |
第二节 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 | 第33-47页 |
一、 虚拟实验平台开发的原则 | 第34页 |
二、 虚拟实验平台开发的关键步骤 | 第34-46页 |
三、 虚拟实验平台的操作流程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初中化学课程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 第48-78页 |
第一节 初中化学实验的分类与选择 | 第48-52页 |
一、 初中化学实验的分类 | 第48-51页 |
二、 初中化学实验的选择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化学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分析 | 第52-63页 |
一、 虚拟实验教学设计的模型 | 第52-53页 |
二、 学习者分析 | 第53-54页 |
三、 虚拟平台与化学实验课的融合度分析 | 第54-56页 |
四、 虚拟实验教学目标的设计 | 第56-58页 |
五、 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的设计 | 第58-59页 |
六、 虚拟实验教学策略的设计 | 第59-61页 |
七、 虚拟实验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61-63页 |
第三节 化学虚拟实验的教学案例 | 第63-69页 |
一、 验证性实验---氧气的制取 | 第64-67页 |
二、 探究性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 第67-69页 |
第四节 初中化学课程虚拟实验应用效果的评价 | 第69-77页 |
一、 化学虚拟实验应用前的现状统计与分析 | 第70-73页 |
二、 化学虚拟实验应用效果的评价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78-79页 |
一、 论文总结 | 第78-79页 |
二、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9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一、 论文的局限之处 | 第79-80页 |
二、 研究的可拓展性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附录A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现状的调研问卷 | 第83-85页 |
附录B 初三学生化学虚拟实验应用现状的调研问卷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