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1 概念界定 | 第14页 |
1.1.1 学校社会工作 | 第14页 |
1.1.2 偏差行为 | 第14页 |
1.2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2.1 优势视角的基本假设 | 第14-15页 |
1.2.2 优势视角的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 优势视角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 第16-19页 |
2.1 优势视角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历程与成效 | 第16-17页 |
2.1.1 优势视角的应用历程 | 第16页 |
2.1.2 优势视角对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产生的作用 | 第16-17页 |
2.2 优势视角在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7-19页 |
2.2.1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2.2.2 原因分析 | 第18-19页 |
3 学生偏差行为的案例分析及方案设计 | 第19-35页 |
3.1 案例分析 | 第19-26页 |
3.1.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3.1.2 访谈的目的与问题设计 | 第22-24页 |
3.1.3 访谈过程及意见反馈 | 第24页 |
3.1.4 对访谈案例的分析与问题归纳 | 第24-26页 |
3.2 优势视角下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正方案设计 | 第26-34页 |
3.2.1 优势视角下的矫正原则 | 第26页 |
3.2.2 优势视角下的矫正目标 | 第26-27页 |
3.2.3 优势视角下行为矫正计划 | 第27-34页 |
3.3 优势视角下行为矫正措施的效果 | 第34-35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5-38页 |
4.1 结论 | 第35页 |
4.2 建议 | 第35-38页 |
4.2.1 从优势视角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规范化与法制化 | 第35-36页 |
4.2.2 加强教育系统对优势视角的认识与运用 | 第36页 |
4.2.3 提高教育工作者主动应用优势视角的积极性 | 第36-37页 |
4.2.4 加快社会工作者对优势视角本土化改造进程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