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8-9页 |
1.2.2 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9页 |
1.2.3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 | 第9-10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2.3.1 边讲边实验 | 第13页 |
2.3.2 教学案例 | 第13页 |
2.3.3 量表分析 | 第13-15页 |
第3章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 第15-2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1.1 课堂观察法 | 第15页 |
3.1.2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3.1.3 案例分析法 | 第15-16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16-27页 |
3.2.1 弗朗德斯互动语言分析系统(FIAS) | 第16-19页 |
3.2.2 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 | 第19-23页 |
3.2.3 化学课堂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CCITIAS) | 第23-27页 |
3.3 研究对象 | 第27-29页 |
第4章 边讲边实验教学案例研究 | 第29-48页 |
4.1 边讲边实验课堂教学定性分析 | 第29-33页 |
4.1.1 边讲边实验教学特点分析 | 第29-30页 |
4.1.2 边讲边实验教学基本流程 | 第30-33页 |
4.2 边讲边实验教学案例定量分析 | 第33-48页 |
4.2.1 边讲边实验教学案例编码及分析 | 第33-45页 |
4.2.2 边讲边实验课堂教学行为统计分析 | 第45-4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48-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5.2 思考 | 第49-51页 |
5.2.1 边讲边实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49页 |
5.2.2 边讲边实验课堂教学改进建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68页 |
附录 1·《苯酚》课堂实录 | 第51-55页 |
附录 2·《一种抗癌物质分子结构的探究》课堂实录 | 第55-59页 |
附录 3·《蛋白质》课堂实录 | 第59-64页 |
附录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堂实录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