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外来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研究内容和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外来词的界定 | 第13-16页 |
第一节 “外来词”术语的由来 | 第13页 |
第二节 外来词的界定 | 第13-15页 |
一、 意译词属于外来词 | 第14页 |
二、 意译词不属于外来词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外来词界定的重新思考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宋代的社会状况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宋代概述 | 第16-17页 |
一、 宋代的疆域 | 第16页 |
二、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民族交流及对外交往 | 第17-19页 |
一、 民族交流 | 第17-18页 |
二、 对外交往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宋代外来词的基本面貌 | 第20-41页 |
第一节 宋代外来词的来源 | 第20-24页 |
一、 少数民族语外来词 | 第21页 |
二、 外国语外来词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宋代外来词的吸收方式 | 第24-28页 |
一、 音译 | 第24-26页 |
二、 意译 | 第26-27页 |
三、 音意兼顾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宋代外来词的音节形式 | 第28-33页 |
第四节 宋代外来词的语义类别 | 第33-40页 |
一、 政治 | 第33页 |
二、 宗教 | 第33-34页 |
三、 生活 | 第34-36页 |
四、 自然 | 第36-37页 |
五、 余类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宋代外来词的特点 | 第41-48页 |
第一节 宋代外来词的来源特点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宋代外来词的吸收方式特点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宋代外来词的音节形式特点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宋代外来词的语义类别特点 | 第44-45页 |
第五节 宋代外来词的词形特点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宋代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 第48-51页 |
第一节 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一、 充实了汉语词汇 | 第48页 |
二、 汉语词汇复音节化 | 第48-49页 |
三、 填补汉语词汇空缺 | 第49页 |
第二节 对汉语语音的影响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对汉字的影响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88页 |
附录 A 宋代外来词词表 | 第55-80页 |
附录 B 相关疆域图 | 第80-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