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中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民族化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研究起因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一章 . 关于民族化的阐述及意义 | 第9-14页 |
第一节.民族化是什么 | 第9页 |
第二节.透过文化看中西方音乐差异 | 第9-10页 |
第三节.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形态 | 第10-13页 |
一.五声调性 | 第11-12页 |
二.音腔 | 第12页 |
三.节奏 | 第12-13页 |
第四节.民族化在小提琴艺术中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第二章 . 民族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 | 第14-20页 |
第一节.对戏曲艺术的借鉴 | 第14-15页 |
第二节.对民间音调的引用 | 第15-17页 |
第三节.对传统器乐曲与歌曲的改编 | 第17-19页 |
第四节.其他类型的民族元素 | 第19-20页 |
第三章 . 通过系统化教学达到民族化韵味的演奏 | 第20-36页 |
第一节.五声性音准 | 第20-25页 |
一.单音练习 | 第20-22页 |
二.五度手型 | 第22-24页 |
三.双音练习 | 第24-25页 |
第二节.多变的节奏 | 第25-28页 |
第三节.左手技术 | 第28-33页 |
一.滑音 | 第28-31页 |
二.装饰音 | 第31-32页 |
三.揉弦 | 第32-33页 |
第四节.右手技术 | 第33-36页 |
一.跳弓 | 第33-34页 |
二.碎弓 | 第34-35页 |
三.拨弦 | 第35-36页 |
第四章 . 结论与展望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